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一名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是一个幸运者。我有幸见证了小学语文教学从几枝鲜花怒放,  相似文献   
22.
武凤霞 《江苏教育》2024,(9):30-32+37
用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不仅是当前热议的话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得到了众多知名专家的深入解读。作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当将这些具体要求转化为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的具体实践。针对教育家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师德体系建设、教学体系优化以及教师发展体系完善三个方面,梳理出培育教育家精神的东林路径。这一梳理过程旨在发现学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在后续工作中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3.
一 查预习,把握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这节课武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5课——《望月》。(板书课题)都预习了课文,说说预习中你都做了哪些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相似文献   
24.
课标在对每个学段课程目标的阐释中都强调着一个词——喜欢。比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呢?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是在关注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从一个既定的角度发掘文本存在的价值,不能凭习惯以自己已有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判断文本的意义,更不能机械地传递某种情感或理念。曾听过一节《特殊的表扬》…  相似文献   
25.
26.
27.
我想,看了这节课堂实录.所有人都会被课中触手可及的童真童趣深深打动,也会和我一样,产生一个深深的困惑——区区二十个字,短短四行诗,师生为什么能联手演绎出如此精彩而丰满的课堂?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教学中几番寻觅,仔细探究.发现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武凤霞 《四川教育》2008,(11):28-30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好!我知道你们是采荷一小的同学。“采荷”,多美丽的名字,让我想到了两句诗:接天莲叶——  相似文献   
29.
武凤霞 《四川教育》2008,(11):30-30
备课是极具个性的行为,所备之课体现着一个教师心中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的,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思想,甚至教师的创造力、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等基本素质也蕴含其中。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备课是建立在对文本及教学流程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30.
在观摩四川青年教师何艳的<忆江南>课堂实录之前,我着实替她捏了一把汗,原因有二:一是<忆江南>这首词本身颇多争议,一方面,日本人近藤元粹说这首词是"诗余上乘",另一方面,当今学者潘慎等认为是"白氏宝库中的燕石",特别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是批判得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