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遇而安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我不是1957年打成右派的,是1958年"补课"补上的,因为本系统指标不够.划右派还要有"指标",这也有点奇怪,这指标不知是一个什么人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2.
栗子     
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3.
城南客话     
步障:實物和常理《辭海》“步障”條云是“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綫的一種屏幕”,引《晋書·石崇傳》:“崇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愷作紫絲有布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沈從文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從本圖和敦煌開元天寶間壁畫《剃度圖》、《宴樂圖》中反映比較,進一步得知古代人野外郊游生活,及  相似文献   
14.
老海糊辣烫     
老海是回民,专擅糊辣烫.我没见过他,但小时候常吃他的糊辣烫. 老海的糊辣烫算是家乡的名吃了,小城人都知道.一有心情,就说"走,喝老海糊辣烫!"老海和糊辣烫似乎成了同义词,一提到老海,就想到糊辣烫;一提到糊辣烫,也只能是老海的糊辣烫. 老海的小店开在八小隔壁,不大的门面.里面乌漆麻黑,灶台案板上一层黑垢.桌子从店门一直摆到街边,来晚了就没位置.  相似文献   
15.
新版试验教材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认真的审核后,终于要在暑期后和广大师生见面了。为了让本刊读者朋友们能领先一睹她的“芳”容,编辑部特别加开了一个新栏目:新教材之新课文助读。设此栏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两省一市实验教材区的名师对新课文的助读,从而对你理解新课文有所帮助。本期助读文字由山西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卢传梁撰写。另外,本刊在下半年各期中仍继续选刊一部分新课文,并请名师加以助读,请读者朋友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17.
初访福建     
漳州漳州多三角梅。我们所住的漳州宾馆内到处都是:栽在路边大石盆里,种在花圃里。三角梅别处也有。云南谓之叶子花,因为花与叶形状无殊,只是颜色不同。昆明全种之墙头。  相似文献   
18.
故乡的元宵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口、宽肩的扁篓子,竹篾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  相似文献   
20.
沈先生是我见过的惟一的(至少是少有的)具有宗教情绪的人。他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对生命,无不用一种极其严肃的、虔诚笃敬的态度对待。沈先生曾说: 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篱下集>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