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  相似文献   
92.
苦瓜是瓜吗?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兰瓜。我的一个小孙女,还不到三岁,一边吃,一边说:“白兰瓜、哈密瓜、黄金瓜、华菜士瓜、西瓜,这些都是瓜。”我很惊奇了:她已经能自己经过归纳,形成“瓜”的概念了(没有人教过她)。这表示她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凭借概念,进行思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她奶奶问她:“黄瓜呢?”她点点头。“苦瓜呢?”她摇了摇头,并且说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我于是进一步想:我对她的概念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原来在她的“瓜”概念里除了好吃不好吃,还有一个像不像的问题(苦瓜的表皮疙里疙瘩的,也确实不太像瓜)。我翻了翻《辞海》,看到苦瓜属葫芦科。那么,我的孙女认为苦瓜不是瓜,是有道理的。我又翻了翻《辞海》的“黄瓜”条:黄瓜也是属葫芦科。苦瓜、黄瓜习惯上都叫做瓜;而另一种很“像”瓜的东西,在北方却称之为:“西葫芦”。瓜乎?葫芦乎?苦瓜是不是瓜呢?我倒糊涂起来了。前天有两个同乡因事到北京,来看我。吃饭的时候,有一盘炒苦瓜。同乡之一问:“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苦瓜。他说:“我倒要尝尝。”夹了一小片入口:“乖乖!真苦啊!——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我说:“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他说:“不错!”我告诉他...  相似文献   
93.
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  相似文献   
94.
端午的鸭蛋     
端午节除了粽子,人们一般还喜欢吃咸鸭蛋。你一定会说“:咸鸭蛋有什么好稀奇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啊!”请你先别过早下结论,看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你肯定会说:“鸭蛋原来也很不平凡呢!”  相似文献   
95.
天山大气磅礴,大刀阔斧。一个国画家到新疆来画天山,可以说是毫无办法。所有一切皴法,大小斧劈、披麻、解索、牛毛、豆瓣,统统用不上。天山风化层很厚,石骨深藏在砂砾泥土之中,表面平平浑浑,不见棱角。一个大山头,只有阴阳明暗几个面,没有任何琐碎的笔触。天山无奇峰,无陡壁悬崖,无流泉瀑布,无亭台楼阁,而且没有一棵树——树都在“山里”。画国画者以树为山之目,天山无树,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紫褐色的光秃秃的裸露的干山,国画家没了辙了! 自乌鲁市齐至伊犁,无处不见天山。  相似文献   
96.
汪曾祺的散文,最突出的感觉是“淡”——平淡如水。初读《山丹丹》,实在觉得读不出什么。写了一个关于山丹丹的故事,情节却简单到几乎没有,只有那么几句不咸不淡的问答,对山丹丹的好恶,似乎都不甚分明。再读,似乎咂摸出点味道来了。“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这不是说山丹丹生来就具有一种灵性吗?“皮实”是什么?不就是生命力  相似文献   
97.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  相似文献   
98.
荷花     
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问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  相似文献   
99.
荷花     
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  相似文献   
100.
山丹丹     
我在大青山挖到一棵山丹丹。这棵山丹丹的花真多。招待我们的老堡垒户看了看,说:这棵山丹丹有十三年了。十三年了?咋知道?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我本想把这棵山丹丹带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