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新课堂”构建的理念1.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凭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2.新课堂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新课堂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精神世界既是理性的,更是感性的。新课堂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努力寻找有利于…  相似文献   
2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总是处在与外部世界复杂而永恒的联系之中,并且总是由教师、学生之间及其与外界的交往实现这种联系。从信息的角度看,这种联系和交往就是以信息为媒体的联系和交往。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输、变换、反馈和控制的系统。用信息理论的思想方法考察教学活动,可以突破传统的理论陈述,更清楚地揭示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阐述教学信息的涵义及教学信息的传输、变换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3.
“2003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隆重开幕了。“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作为“西博会”的一个重要项目,已经演变成基础教育改革、研讨的一次盛会,从而吸引了广大教师的目光。本次“名师名校长论坛”的重头戏之一———“走进新课程·张化万小学作文与阅读教学研讨会”于本月2日至4日隆重举行。为此,本刊特约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汪潮教授解读张化万老师的小学作文教学思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4.
一、实施教学目标的前提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施 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教学目标界线 模糊不无关系,所以,有必要把语文教 学目标和其他语文现象的关系进行界说。 1、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教学大纲应当是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共同目标。但是,从实践上看,目前还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现行的教学大纲在表述上有两个特点。 (1)教学大纲的表述以教师为第一人称,以教师  相似文献   
25.
语言是一种文化,而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继承、交流、传递和发展的活动。语文教育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众多,其中主要是六个文化问题:文化理念、文化回归、文化对话、文化渗透、文化精神及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6.
文本解读是对文本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从陌生到亲近再到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尤为重要。 一、走近文本 1.善待文本。犹如观察的视线,对文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视,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应多观照文本,  相似文献   
27.
师:同学们,知道古时候的学校叫什么吗? 生:私塾. 师:古代的学校有叫私塾的,也有叫书馆的.知道古代人们称呼老师什么吗?那时候把有学问的人称作夫子,夫子称自己的学生为弟子.这一节课,我们就以"夫子"和"弟子"相称.弟子们好!  相似文献   
28.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  相似文献   
29.
高等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途径,是推进高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实现全面夺取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正>【教学目标】1.以“朗读小能手”为任务,读准诗中生字的字音,把整首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进而读出古诗的节奏。2.以“表演小明星”为任务,结合插图展开想象,通过给诗句配动作表演的形式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小娃偷采莲蓬的乐趣,激发热爱夏天的美好情趣。3.以“书写小达人”为任务,正确规范书写“首、采、爱”3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