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伴随新思维、新方法、新理念的出现,作为中小学必修课,中学信息技术课也面临新的发展与挑战。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导入新课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被浓厚的兴趣引入课堂,不仅能引发他们联想思考,甚  相似文献   
22.
23.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讲授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视角,分析活动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活动教学的新主张。  相似文献   
24.
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各有优势,但又各有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补互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出现了教师对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适应性问题。从态度和观念、知识与技能、应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的不适应性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5.
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职业教育适应类型发展需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逐步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但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中,也暴露出顶层设计不完善、开发机制不健全、应用效果不佳、研究机制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标准结构体系,健全标准的管理、开发和实施机制,强化标准保障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26.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澳大利亚的博士生教育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为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入学准备、学习经历、学习成功3个维度以及认知、基础、个人等9项指标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涵盖了从博士生入学前、在学过程到毕业后的人才培养全周期,满足了多重主体的应用需求.该框架对我国完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启示:将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质量观;综合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索评价具体要素;促进评价应用主体从宏观向微观"下移",形成多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竞赛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又被视为拔尖创新人才评价和选拔的手段之一。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说,竞赛在选拔之外具备怎样的育人功能?参赛和获奖孰轻孰重?本研究使用2018—2020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数据和10项全国性高水平大学生竞赛的获奖信息,发现参赛经历对学生的教育收获,尤其是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大小在不同类型学校和专业中有所不同。高水平竞赛选拔出了学业优秀的学生,但获奖并未带来更多的教育收获。要发挥大学生竞赛作为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价值,应重塑“重过程、轻结果”的竞赛观,通过优化竞赛内容、提高参与面、提供优质指导等方式以赛促学,达到鉴才和育才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
郭菲 《海外英语》2014,(13):202-203,231
研究表明,闪避回答被广泛用于言语交际中。它是一项重要的语用策略,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具有独特的修辞功能。闪避现象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它不仅被用于日常交际中、影视和文学作品中,还被用于政治问答中。无论用于哪一个领域,闪避都突显出了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变化性。随着对闪避现象的认知加深,这一语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闪避现象的研究应以其行为特征为基础,兼顾闪避的定义和分类,聚焦于闪避策略最常见的类型,继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最优闪避类型。  相似文献   
29.
作为自由主义的斗士,胡适无疑是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本文略去其相关政治方面原因,从新闻自由、报刊文字、办报宗旨、舆论导向四个方面略论胡适的新闻思想。郭  相似文献   
30.
已有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往往立足于“顾客—服务者”的视角,更多关注大学生对学校教育各项产品和服务等“客观”教育活动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应关注的问题是其本身的“成长和收获”.大学生自我成长和收获的满意度与其成长需要有关,也与学校教育发挥作用的效果有关.本文借鉴需要理论、大学生发展理论和学校影响力理论,利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2014年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构建“大学生成长需要与学校教育影响力”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学生成长基本需要和学校教育影响作用两者的匹配水平与大学生成长和收获满意度的关系,本文发现,大学生成长和收获满意度调查可以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需要以及学校促进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工作:一是为了契合学生社会性成长需要,改善学生与教师、同学、管理者等人员之间的关系;二是为了满足学生认知发展需要,提升有效教学实践、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质量水平,并通过它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