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耶鲁报告》与美国共和主义高等教育教育观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鲁报告》所赋含的自由教育理念为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既承继了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学校的自由教育传统,又使这一传统融入美国飞速发展的社会洪流之中,并确保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以不丧失自由主义教育传统为前提。  相似文献   
42.
行为评价能够给教师和决策者带来益处吗?答案是肯定的,几个州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就在这个月里,数百名4年级及8年级学生的教师,将带着他们学生的代表作品会集  相似文献   
43.
西方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罗马先民(尤其是先哲们)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深受西方教育的影响,至今向西方学习仍是国人的重任。然而,西方教育  相似文献   
44.
文章结合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社会环境,从创办动机,教育职能、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经费筹措等方面,对殖民地时期美国学院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欧洲大陆大学的影响与殖民地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及人文意识的交互作用,最终促使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出世”与“入世”并有的两大特征,为此后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提供了源泉。  相似文献   
45.
作为大学之源,欧洲中世纪大学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与框架性的历史元素,为理解现代大学概念提供了源头性的诠释;作为大学之魂,欧洲中世纪大学赋予现代大学以基本理念的支持,赋予现代大学在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同时,彰显自身的学术尊严和知识立场.大学之源赋予现代大学以厚重的历史感,大学之魂则赋予现代大学以理性的责任感.大学之源与大学之魂在大学之变的历史环境中彼此融合,共同为现代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双重保障,这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46.
威斯康星观念的诞生及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威斯康星观念的诞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对美国高等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威斯康星观念不但对20世纪初的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凸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时也标志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莅临。  相似文献   
47.
目的·责任·道德:克尔的现代大学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克拉克·克尔看来,现代大学承载着多方面的教育目的:为学生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环境;促进全社会个人能力的发展;实现中学后年龄组的教育公平:保证纯粹学习的实现,支持智力的和艺术的创造性;提高个人的社会评价能力;实施纯粹学术教育,开展批判性评价。为实现这些目的,现代大学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在学术生活中严格遵循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48.
49.
俄罗斯素有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的传统。当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社会转型及经济复苏的发展需要,俄罗斯政府在成人教育领域推行了包括政策法规、课程设置、专业结构调整、经费筹费等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受世界范围内经济理性化及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俄罗斯成人教育也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并预显了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0.
20世纪上半叶,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加强。此时风靡全国的优生学恰好为传统精英教育支持者主张限制大学扩招,维护传统教育赋予上层阶级的特权提供了理论支撑。伯特兰·罗素认为,受外部因素干扰,高等教育的社会定位和内部原则被扭曲,导致校园中不合格者增多,这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质量。对于深深影响英国大学招生标准的优生学,罗素赞成其指明人类遗传天赋的差异性和后天教育作用的有限性;但他批判了滥用优生学的现象,反对根据财富、阶层、种族等非科学因素评判个体优劣和选拔学生。高等教育既不应沦为社会中强者维护特权的工具,也不该成为弱者争取平权的武器,而应有其独立的社会定位与职责所在。基于此,罗素提出高等教育公平限度——大学教育应视为有特殊才能者的特权。但何以明确“特殊才能”亦始终存在诸多困境,这也体现了现实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