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为了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科学合理地发挥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人类发展科学和动作科学理论及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U12——14阶段健康个体的发展特征、采用案例教学法针对武术运动项目(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进行案例教学。综述文献概括发展特征,即,动作发展特征为基本动作技术向专门动作技术过渡,生长发展特征为男生开始突增且功能不协调、女生持续稳定且功能稳定,认知发展特征为大脑额叶仍在发展,情绪发展特征为情境性启动明显。案例教学得出发展视角下武术运动项目技能学习相关因素涉及动作约束因素、发展过程、劲力以及生物发展轨迹等特征。基于发展特征分析武术运动项目案例教学得出相关启示,即为了更科学合理的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拓展(动作)发展科学的相关知识体系。研究结果将为一线体育教学实践提供间接参考。  相似文献   
22.
摘要:为了促进校园足球教学的科学实施,基于动作学习理论视角研究校园足球教材课程设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针对《校园足球》和《体育与健康》教材有关足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实验对象为健康中小学生。得出校园足球课程设置中,比赛设计区分度较低、足球用球的选用欠明确、U6—7阶段空间方位练习内容缺失、U10—14阶段部分前须技能不足影响足球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以及U12—14阶段“青春期尴尬”的客观现象干扰课程设置规律。依据动作学习理论,科学阐释校园足球教材设置中质疑或不符现象,建议校园足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设置不同人制的足球比赛活动,以及在足球教学中增设空间方位学习内容。体育课堂评价中对动作发展特征(青春期尴尬现象)和前须技能给予充分认识,以提高足球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3.
摘要:目前动作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作为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人类动作发展特征在体育课程设置、训练计划制定中突显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法,基于个体动作发展特征针对体育与健康武术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理论层面上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中武术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即,动作难度和体能发展设置有待商榷、动作技术比例较低。实验得出小学U6—7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健身操难度大、基本动作专业评价高、协调性评价有待商榷、U10—11阶段“基本掌握”要求较低。初中U12—14阶段武术套路评价中的打出“武术劲力”不宜要求。全国武术项目联盟小学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基本动作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以及展演活动和教学设置欠明确。依据动作相关学科、发展科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即全国学校武术项目联盟武术教育体系设计中课程内容细化和具体设定展演活动比重等。本研究以提供给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4.
振动训练时发展肌肉力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动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振动负荷力量训练,通过和传统杠铃下肢力量训练相比较,发现振动负荷力量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  相似文献   
25.
振动力量训练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振动力量训练是利用人体接受机械性刺激而产生有节奏的生物学反应而进行的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它还处于测试阶段,但在力量训练中已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主要从振动力量训练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振动的生理学基础及有关振动系数等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分析、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在现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采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交变负荷力量训练,通过和传统杠铃下肢力量训练相比较,发现交变负荷力量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肌肉训练效果,同时实验对象身体形态指标正常(体重稍有下降、体脂趋于优化).  相似文献   
27.
采用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交变负荷力量训练,通过和传统杠铃下肢力量训练相比较,发现交变负荷力量训练比传统杠铃力量训练,短时间内下肢肌力显著提高,同时根据实验过程得出交变频率的部分数据模式。  相似文献   
28.
机体振动力量训练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时代,知识技能积累加速、理念更新加快,多个领域出现实践领先于理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竞技训练界尤甚,金牌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案例。运用文献资料、带队训练实践、实验对照、专家访谈点评、现象剖析总结等方法,主要针对当前振动力量训练在国内近十年的竞技举重训练实践发展、产生效果以及机制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点评结果主要涉及:振动力量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同等条件下效果好,4~6周可达机体极限力量水平,有助于发展局部关节肌肉力量和张力平衡,提高拮抗肌群功能。相关机制研究主要涉及: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历程、相关训练现象特征、系数、类型、效果研究,以及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理学基础、肌肉功能变化、机体机能变化等;振动训练的局限性主要涉及:具体使用时间点、段等的外部适应条件、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以及今后的发展等问题。仅此提供与当前竞技训练时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