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东荪认为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语言的不同可以引起逻辑的差别,由此就产生了中西方不同的逻辑。张先生的观点强调了逻辑的特殊性,可以启迪我们考察中国逻辑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2.
冯契主张当代中国亟需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它是体现了类的本质和历史联系、体现了自觉和自愿相结合、经过培养多数人可以达到的自由人格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呈现五个方面的特征 ;培养“平化民化的自由人格”有三条基本途径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33.
冯契的抽象理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契认为抽象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决定性环节;抽象的方法是以类行杂、以微知著;抽象的过程是概念对所与的摹写和规范的统一;抽象的功能是化所与为事实;抽象的要求是科学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34.
胡宏与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以“理”(性)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建构起理(性)气二分的理本论,胡宏则以“性” 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建构起心性合一的性本论。朱熹的“理”虽存有但不活动,虽超越但不内在;胡宏的“性”即存有即活动,既超越又内在。  相似文献   
35.
冯契认为,作为具体人的认识活动起源于疑问;疑问是由于人们意识到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疑问既有心理状态方面的特点,也有认识方面的特点;疑问和问题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疑问是有客观根据的;疑问在认识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冯契对休谟问题的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谟问题就是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及其辩护的问题 ,其核心是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是否可能、何以可能的问题。冯契总结、吸取了先哲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积极成果 ,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答。在他看来 ,人们的认识能力能够获得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 ;思维形式为人们获得这种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为人们获得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 ,二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和辩证逻辑的接受总则为人们获得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正说明它在理论上是有担保的 ,在经验上是有现实根据的。”[4 ] (p 2 0 9) 当主体以得自所与的概念反过来接受、安排所与 ,化所与为事实时 ,实际上作了一个事实判断。而判断是科学理论的主要表达形式、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的主要载体。作一事实判断就是以一概念作接受方式引用于所与 ,而每引用一概念或概念结构于所与 ,作一事实判断时 ,就会同时引用了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而时空形式和类、故、理诸范畴是最一般的接受方式 ,贯穿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和“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的辩证逻辑接受总则 ,确保了由经验事实概括出来的“理”即规律性具有普遍有效性 ,决定了科学理论的普遍有效性是可以论证和验证的  相似文献   
37.
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精神对创新产生驱动力的作用,促使创新活动的发生,保障创新活动继续发展直至取得创新成果,是创新的源动力和精神支撑;批判性思维技能帮助主体疏通思维渠道,拓展思维空间,提供思维方法及其检验标准、方法,从而提高主体思维的效率。二者在创新过程中发挥启航、导航和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郭象的"逍遥义"建立在其"适性自分"这一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因而同时面临辩证法与实践论的诘难。由于以"适性自分"为理论依据的"逍遥义"的论证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规律,使得这种责难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将其理论依据修正后,郭象的"逍遥义"便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矫枉过正是一个片面的命题。正确的提法应当是矫枉未必过正 ,即一般情况下的矫枉不必过正和少数特殊情况下矫枉可以过正。一般情况下矫枉不必过正有五方面的理由 ,三种情况下矫枉可以适当过正  相似文献   
40.
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一种提倡学术与治道相结合的治学方法 ,魏源恢复、光大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文章分析了魏源经世致用的含义及其思想渊源 ,阐述了其经世致用的目标和原则 ,指出立言立功是魏源经世致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