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两岁,我的右腿永远地失去了知觉;三岁,母亲病故;十二岁,不堪生活重压的父亲服农药撒手而去……年近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一边忍受着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一边抚养我们年幼的姐弟三人,还要供我们读书.每年我们三个人交书费的时候,是爷爷奶奶最发愁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星光灿烂的年代,同学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抑望星空,追寻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署假期间,电视台重播了电视剧《大宅门》,剧中的季宗布季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季宗布是个小角色,可他又是个“不显山不露水却有一肚子学问、一身功夫”的能人,他教育白景琦的实践,演绎了一个“差生转化”的神话,给我们当教师的以深深的启示。电视剧中的主角白景琦少年时代极其顽劣,歪招迭出,行为荒唐离奇。隔三岔五地招惹事端,父母先后聘请了十几位先生来白府执教,可一个个都被他作弄跑了。后来,文治武略都有一手的季先对他施以针对性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那么,季先生的奥妙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15.
瞩卜传说苏东坡在杭州时,曾和当地知 府杨贵、县令王笔等人在一起吃饭。宴 席上,有人提议,谁作诗作得好,谁就是 首席上宾。 王笔抢先赋诗一首:“一个朋字两 个月,一样颜色雪和霜;不知哪个月下 雪,不知哪个月下霜。”吟毕得意洋洋, 不可一世。 有位宾客也赋诗一首:“一个出字 两重山,一样颜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 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 杨贵连夸“做得好”。自己也做了一首:“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 知府的诗,当然不乏赞赏之声了。 苏东坡知道杨贵和王笔都是贪官,很想借题发挥,煞煞他们…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两岁,我的右腿永远地失去了知觉;三岁,母亲病故;十二岁,不堪生活重压的父亲服农药撒手而去……年近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一边忍受着老年丧子的巨大悲  相似文献   
19.
在考场上如果能够巧妙贴切地拟写题记,不仅可以开宗明义,给阅卷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会以其韵味深远、包蕴题旨等特点先声夺人,达到“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最佳效果,成为考场作文中得分的亮点。纵观2006年各地满分作文,靠写题记“眉目传情者”比比皆是。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题记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20.
[试题回放] 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作文。 1.生活里不是没有感动,而是缺少能够感动的心灵。感动,有时缘于危难中的大爱;感动,有时缘于梦想的点燃。甚而,感动,有时缘于一缕阳光、一泓清泉、一抹色彩、一声雁鸣;感动。有时缘于一汪眼波、一张笑靥、一次叮咛、一语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