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教育亦受到冲击,中学生自然也不再是满口“之乎,者也”;不该是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了。虽然教育界提出了改革,但大多数学校仍视而不见。因此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甚至逃学的现象。研究这一课题不仅能扼制这一现象,而且能更好促进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一、培养兴趣的意义: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作为一种与肯定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价值。我国一位心理学家也谈到:“兴趣能使人注意力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初中生在学习课程门类和活动中,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知识面的扩大,兴趣,特别是对知识的兴趣,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如有的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2.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从人的主体性看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弘扬人的主体性素质,是我们的教育向着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而发展的方向,人的自身素质养成与主体性地位得到真正提升之日,也就是素质教育真正得到实施与推进之时。  相似文献   
93.
王永斌 《教学研究》2008,(6):484-488,503
建设创新型甘肃宏伟目标的提出,无疑对甘肃高校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使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4.
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引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也决定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然性。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型,就是要由功能性教学向价值性教学转型,由单纯灌输结论向互动探讨问题转型,由"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型,由"教""学"脱节向"知行合一"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