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有着独特的意味,故被选入初中语文第一册。然而,笔者在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课文后面说的“人称错位之美”理解有困难;作者为什么以根本就不知道写文章的儿子为第一人称来行文,而不以实际的“我”(作者)为第一人称呢?这样人称错位之后。“美”从何处来呢?  相似文献   
12.
高考优秀作文:《无题》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题记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不论你喜欢赤橙黄绿青蓝紫当然情感无罪但它好像变色墨镜把整个世界染得非喜即悲把所有面孔扭曲给你看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这个丑,那个美”别总给理智放假如果感情像雾那么当心它遮住了真理的彼岸如果感情像月光那么要知道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只是说它总有失真的一面时常擦拭你的双眼别让理智离开身边拉开窗帘你是否看得清暗礁如果是那么撑起帆起风了,你看那是岸这篇诗歌获得了满分60分,不少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学生在语文考试中…  相似文献   
13.
说"一波三折"写法之前,我们先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 猫 [法国]儒勒·列那尔 我的猫不吃老鼠,他不喜欢吃.他抓只老鼠不过是为了拿来玩.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朦胧诗之争   1979年,青年诗人顾城在《诗刊》和《星星》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别具一格的诗歌。公刘 (也是诗人 )写了《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没想到他这一“谈起”之后,像顾城这样的诗就一再地被“谈起”。 1980年,《福建文学》围绕女诗人舒婷的诗歌创作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争论中,有一位评论家认为顾城和舒婷们的诗歌有意无意地写得十分晦涩、怪僻,他本来想称这些诗为“粗暴诗”,但一想似乎觉得不雅,于是他称之为“朦胧诗”。因此,“朦胧诗”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充当了一个挨骂的角色。同年 5月,北京大…  相似文献   
15.
前些年的语文考试,修辞是必考内容之一.由于试题内容有些偏和怪,因此复习的时候,语文教师总是要学生反复地做一些偏和怪的修辞练习,这当然是误入了歧途.这几年,语文考试中修辞占的比例小了,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就很少提修辞了,这种做法也不足取.  相似文献   
16.
“醉翁之意”真的“在乎山水之间”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以为,“醉翁”的真正之意并不“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是个正直的官吏,他被贬到滁州做太守时,仍然心忧国事,仍以民之乐为己之乐,仍以民之忧为己之忧。寄情山水(“在乎山水之间也”)不是他的目的所在,“山水之间”只是“醉翁之意”的形式,而不是其实质。  相似文献   
17.
[文题]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67亿,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家庭教育已有长足进步,现代意识向家庭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与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地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选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蝶的翅膀我在黑暗里旋转在花香中呓语,只等那个美丽的梦绽放在阳…  相似文献   
18.
王虎森 《湖南教育》2008,(12):37-37
《囚绿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3课)一文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小问题:“放绿”之后为什么还怀绿?在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上,答案是这样的:怀绿其实也是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这是暗示的写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教学亦然。从初为人师算起,你的教学已有这么些年头了。这些年来,究竟有哪些与课堂、与教学相关的故事、情境印在你的脑海里?究竟有哪些得失启发过你的思维,触动过您的心灵?请您记下这些,名之曰:教学叙事。但愿我们能从您的经历中能够看到一个教师的成长变化,能从这些变化里获得前行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人和一本杂志之间的相识和交往同样需要缘份。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和《湖南教育》结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喜欢看书,因为在教学和教育上有一些想法,于是我捧起了一本本的书,一份份的报刊,这其中,就有《湖南教育》。每每在《湖南教育》上看到精彩的文章和独特的见解,我都如获至宝。经验是可以分享的,我也知道该如何慎重地分享别人的经验。2004年,《湖南教育》搞了一个“我的教育遗憾”征文活动,我为之叫好。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和教育何尝不是如此?说出自己的遗憾,对于教学者本人来说,是在进行反思和反省,这是取得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