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阳明心学做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一支,但明显具有不同程朱之说的特色。程朱之“理学”在认识论上倾向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认识,而阳明“心学”把伦理道德作为认知对象,并在此基础建构“知行合一”之说,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实践色彩。  相似文献   
102.
反思实践与教师教学专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实践”视角下的教学专业关注的是教学领地中的“沼泽地”。作为教师的教学专长,其内容应以实用知识和高层次才能为核心,教学专长的发展应以反思实践为基本路径。虽然反思实践对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反思实践并不是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万应良药,反思实践功能的全面实现有赖于对反思实践学习方式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03.
信息网络技术给高校德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信息网络技术环境下,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借助互联网实现高校德育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4.
《史记》、《汉书》均载录陆贾的著述,但陆贾著作除《新语》外,其它著述大都已经亡佚。目前《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关陆贾著作如《楚汉春秋》、《陆贾》等仍存在若干争议之处,事实上《汉书.艺文志》有关陆贾著述的载录实际上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楚汉春秋》,这是一部近于《左传》的作品,故《汉书·艺文志》将其置于"六艺略"春秋类;一是"儒家类"《陆贾》,它近于后世的文集,其中收录《新语》、兵权谋《陆贾》及其他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针对企业忽视客户管理,尤其是顾客投诉的现象,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意见,从服务行业类企业不重视客户投诉这一现象,阐述了顾客投诉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并通过数据和事例提出了解决顾客投诉的方法,从而提升企业的战略地位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基于煤炭工业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分析了建立煤炭工业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构建了煤炭工业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应用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实现对煤炭工业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7.
刘向在校书过程中涉及对《国语》《左传》《战国策》《韩诗外传》等语类文献的整理,这种整理不但为编撰《说苑》《新序》提供题材储备,也使其熟悉语类文体的规谏意义与编撰方法。刘向通过"采传记行事"的方式将秘府相关资料进行甄别处理,在语类文献传统之下按照"类"的思路对它们进行分类,将其纳入二十个主题之下;并对那些章句杂乱的篇目进行清理,又造作新事来加以补充、完善。《说苑》每篇总论与其下编撰的资料存在一种阐释关系,属于经说体;而在每一篇内部,《说苑》存在对话体、记行体、格言体这些次生文体,《新序》则主要是对话体。整体上,《说苑》《新序》在"语"这一体式下蕴藏多样化的文体样态,既体现刘向对此前语类文体的综合和发展,同时也反映刘向积极借助这些文体来实现其"以著述当谏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8.
教学评价是加强和推动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价值在于改进课程思政整体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正向发展。综合实践经验和文献研究结论发现,当前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普遍存在弱化、虚化、泛化等现实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重视度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主体较单一、评价理念较落后等。要突破此困境,高校应提高对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认知、构建科学的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秉持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更新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09.
110.
郭勋亚  王银 《新闻传播》2023,(16):48-50
中国西部地区拥有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西部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蕴含的美学特性,使观众对于西部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关注度愈发强烈。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以《敦煌》《河西走廊》为例,分析美学视听元素及叙事手法对西部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影响,以期优化西部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