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熊大靠 《考试周刊》2012,(68):134-134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诗词在中学历史人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探究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还拓展了知识面,它是中学历史人物教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学生可以在诗词关的形象中认识历史、概括历史、享受历史。  相似文献   
42.
熊大靠 《考试周刊》2012,(70):141-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中学历史关于抗战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漫画的尝试,实现探究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漫画的基本方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历史漫画中学习和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43.
熊大靠 《考试周刊》2012,(67):127-128
本文论述了中国近代歌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包括趣味价值、史料价值、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等方面.突出了中国近代歌谣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中国近代歌谣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4.
熊大靠 《考试周刊》2012,(71):31-31
本文从秦朝和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概况、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秦朝和明朝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两朝修筑的长城是中国人智慧与力量的展示,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45.
熊大靠 《考试周刊》2012,(72):143-144
本文从隋朝和元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开通的河段、开通的影响等方面对进行比较,说明隋朝和元朝的大运河是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水路,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46.
先秦“家语”文献的编纂、分类及文体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类文献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种文类,它以载录人物言论为其基本文体特征。倘若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语类文献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编纂单位的差异来看,先秦语类文献经历了由"国语"到"家语"的演变过程,在"家语"阶段,又呈现大夫"家语"和诸子"家语"两个类型。这种演化主要是由先秦史官文献编纂意识及方式的演变与私学风气的兴起而造成的。从发展过程来看,"家语"改变"国语"重在以"国"为单位的编纂方式,它强调的是个体言论的编纂。这种编纂主要是基于"立言"乃至学派传承的目的。对于"家语"文献的探究,不但对于把握先秦语类文献的沿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理解诸子文献的生成及其演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语录是古代十分重要的一种文献,目前有关"语录"与"语录体"的含义、起源、类型、文体生成及特征的认识还存在分歧。"语录"与"语录体"是相关而又有差异的两个术语,二者有着较复杂的关联。"语录"可指文献,而"语录体"则是指文体,在此意义上,"语录体"从属于语录文献。不过"语录"也指文体,此时的"语录"可指专书文体,也可指篇章文体,而"语录体"则指专书文体,专书意义上的"语录"与"语录体"是一致的。由于专书文体是由篇章文体构成,故"语录体"也包含"语录"。从起源角度来看,"语录"先于"语录体","语录体"是"语录"发展的结果,是由《论语》创制的。从专书角度来看,《论语》开创的"语录体"呈现言、行两录的特征;从篇章角度来看,《论语》存在格言、对话、事语这些次生文体。《论语》篇章文体的形成主要缘于粘合、扩充、原文迻录、改造等编纂方式,而专书语体的形成则与编纂者自觉接受乞言传统密切相关。《论语》的编纂源于孔门实录,它们大都与教学相关,但《论语》首先属于儒家文献,此后成为经部文献,这就表明,"语录体"在开创之际就已呈现出教学之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传统教学的弊端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教学是在“主知主义”教育现和“教师中心”观指导下的教学,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对传统教学从观念、教师角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整体革新,才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9.
王银 《大观周刊》2013,(8):265-265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同,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50.
靠勇晚 《考试周刊》2013,(78):121-121
<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广大教师既要立足教材与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又要积极整合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体育教学开展的资源,不断拓展体育教学空间,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长期从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针对体育空间拓展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尝试,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一、室内课教学中充分拓展知识范畴室内课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