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461篇
科学研究   181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13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硕"描述了古瓮美丽的田园画面,充满了感官美,但感官灸之下更羞含着智慈美.本文通过谈论这首诗的感性美和理性美来分析济慈独特的美学思想:"美即真,真即美",以及其带给我们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2.
如何增强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职教人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力图从高职教育的现状、依法治教的角度对增强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加以思考,以资为依法治理高职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3.
不管是单纯的认识“他者教育”的活动,还是以“他者视域”反观“我者教育”的活动,都是认识主体从“他者视域”看待教育的认识活动,比较教育由此形成的知识首先具有“他者视域”的特征.人们在认识“他者教育”进而反观“我者教育”的基础上,试图建构全球教育的过程中建构比较教育的知识,这是对“他者教育”的二次建构.比较教育天生具有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并进一步解读国际教育关系,因而具有解读全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是经合组织为反映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推行的跨国性比较测验.该项目以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更好的教学、学校体制更加高效为基本理念,经多年的实施,在世界教育政策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梳理和研究“PISA”项目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实施,不但有助于深入了解该评价体系的整体发展全貌,彰显其鲜明特点,还能窥探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从中获取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5.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入,重新思考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问题。文章在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界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必要性的解读和分析,指出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打破体制的束缚,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06.
1月11日,50多位新老朋友相聚在广州二沙岛训练基地(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里,参加广东省网球精英联谊会的年度聚会。他们中最年长的77岁,最小的23岁,年岁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曾在广东网球队“服役”,都是广东网球队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07.
108.
《教师的工作与素养》一书 ,一共十讲。概括地说 ,全书内容是两部分 :教师的工作(第一至五讲) ,教师的素养(第六———十讲)。去年《增刊》有这本教材的“学习指导”4篇 ,分析提示了全书的框架和后一部分的学习理解线索。本文说说前一部分的内容和精神。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对教师的工作有较清楚的认识。为帮助大家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 ,教材前五讲分别就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教师的作用地位、职责职务、劳动特点、成长规律等进行了归纳论述。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社会分工的教师职业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体力劳动与脑…  相似文献   
109.
110.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呢? (一)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细心倾听作品的音乐效果.倾听作品的音乐效果,是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感性基础.如果学生对作品没有比较真切的印象,那就不可能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另外,在倾听音乐作品当中,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响的辨别能力和对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倾听音乐效果,一般地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是要让学生细心倾听音乐的旋律.旋律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有人把旋律比作音乐的灵魂.比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颂》时,就要让学生细心倾听那雄伟、刚健、气息宽广的旋律,通过它来领会作曲家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热情歌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