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文章基于浙江省16所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部分高职毕业生进行实证调查获得的10746份问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就业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但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基于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趋同化,且极少的社会资本并不能影响其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正> 在英国,有组织的师资培训开始于19世纪初的“贝尔—兰开斯特制(Bell-Lancaster Sys-tem)”。之后,英国的师范教育在英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实质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从教会控制的“导生制”—→19世纪中后期国家干预下的“公助私立训练学院”—→19世纪末大学参与下的“大学走读训练学院”—→20世纪初地方教育当局直接参与下的“地方公立训练学院”。地方公立训练学院的诞生,意味着这一世俗化过程的结束,也标志着英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3.
在先秦诸子中,墨子不仅是技术熟练的工匠,而且重视工匠技术的传授。从《墨子》中有关内容分析来看,墨子的工匠观主要体现在对工匠社会地位、工匠能力素质、工匠考核方式及工匠技术规范四个方面的认识。继而,从方法上来讲,成为工匠需要吃苦耐劳、知行合一、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对职业的专注和热爱。墨子的工匠观及其相关建议,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保证"农与工肆之人"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力;主动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道德教育要提倡兼爱,重视自我修养;重视职业教育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当然,墨子有关工匠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在教育实践中要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4.
英格兰皇家首席督学根据“1992年(学校)教育法”制定的《学校督导框架(Frameworkfor the Inspection of Schools)》是英国学校督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为英国学校督导体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框架,更为英国的学校督导的具体展开提供了工作指南.有关“新框架”的主要内容,笔者在本刊的前一期中已作了详细的评述,本文在此主要介绍文件第二部分的内容——“学校督导工作指南.”这不仅包括英国学校督导工作的范围,还涉及到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导所依据的“评估标准”与“评估证据”,以及督学的“督导报告”应包含的全部内容.我们相信,这一指导英国督学开展学校评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学校评估工作,完善我国的学校督导体制,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
“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sis)”是英国课程论专家、现代西方文化课程论主要代表—劳顿(Denis Lawton)创立的课程规划研究方法。劳顿在他的《课程研究与教育规划》(1983)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分析”的理论,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文化与国家课程》(1989)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现在笔者以这两本书为基础,概要地介绍劳顿的这一重要课程理论及其在英国社会中的应用,以丰富我国当前的课程论研究,推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6.
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一、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 1.重学历达标轻教师综合素质 我国在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时,比较重视学历达标问题,几乎在所有的文件中,学历达标的描述都是最清楚的且易操作、有计划,而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描述则是笼统的、难以操作和把握的,没有一个可参照的科学的标准体系,许多描述弹性很大,让教师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97.
中国已经开始了中高职衔接的尝试,但许多做法仍有待完善。与之相对,美国人从1984年开始就进行了借助于技术准备项目的中高职衔接,形成了独特的机制。本文通过对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的对比,试图发现我国中高职衔接中的可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8.
校企合作的深度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保障企业利益,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利用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是各国主要的共同经验。基于我国的现实,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形成校企"事业共同体",并通过逐步培育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校企合作以及回归企业办学模式,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我们从国际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9.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主导价值观与民众心理的负面影响,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和角色弱化,以及目前的人才评价体系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限制等.因此,需要通过把握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核心,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围绕学生生涯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完善相关制度和发展条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国际视野中的农村职教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应通过借鉴国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推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针对不同取向的职业教育需求,为我国农村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