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12.
本文认为,新闻的传播追求是传媒在新闻实务运作中的目标预设及其实现过程,堪称行业定律.传播追求的行动目标包括新闻影响力、传媒公信力、传媒话语权、主流传媒.  相似文献   
13.
祁涛 《华夏文化》2013,(3):36-38
《齐物论》以"吾丧我"发端;喻之以"三籁";贯之以"两行"之法。终达于"无待","物化"之旨。我理解"吾丧我"与"三籁"之间为比喻关系,庄子借"人籁"与"地籁"对举,透显出"天籁"亦即"吾丧我"之"吾"所达到的不可言说之境界。陈静女士在总结《齐物论》结构时说:"吾丧我"提示着庄子对"吾"与"我"进行的分别;而这一分别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为文化意义生成机制提供了符号学分析范式的《神话修辞术》的重新阅读和分析,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在通过意指作用劫掠语言、扭曲意义,使传播意图自然化的过程中,对语言系统产生了依赖性。语言系统能够掌握事物本身,且事物具有具体的历史的特征。语言系统及其指事成为神话直观且可辨识的材料,使神话的确认贯穿于信息告知过程,神话呈现为"事实"而获得了理据性。神话生成及其有效传播的条件,是语言系统能够传播事实性信息,能指与概念之间具有可类比性,作为形式的能指具有可塑性。神话的实质是基于事实系统并呈现为事实系统的言说,神话修辞术的实质是"用事实说话"的伪装术。我们的新闻传播不用假装,应该坚持严格的用事实说话的基本方法论。如果只记得"说话"而忘掉了"用事实",不仅是舍本逐末之举,而且违背了辩证唯物论所规定的新闻报道及新闻传播研究所需坚持的老老实实的实事求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自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报业在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30年中,一个多种类、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报业体系逐步建市起来,报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撤业市场得到了扩展,报业经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报业实力不断增强,整个报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6.
中文工具书评介类著作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客观反映事实,遵循新闻规律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新闻媒体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和公正评述,达到正确舆论导向的效果,这也正是新闻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前往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郑保卫  祁涛 《今传媒》2009,(12):20-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新闻事业的定位,并据此提出新闻宣传的指导方针和工作任务,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祁涛  高冠磊 《青年记者》2016,(23):11-12
新闻媒体有时发布的文本信息会对受众已有的观念造成冲击,文本折射的现实使人感到与自己的观念相悖时,受众就会开始吐槽和质疑.不过,文本意义是否与现实事态对应,颇成问题.首先,文本意义并不能在能指的单纯指称中得到解决,能指有时无法有效履行表征所指的功能,人们就不能从新闻文本中直接读取事实和真相.其次,解释者是有选择的解释者,①受众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阅历、既有的观念和所处的语境来赋予所指以独特的能指,或者选择性解读能指所折射的所指.但是在实际阅读过程当中,受众往往意识不到意指关系的复杂性质,他们以为令他们生气的就是能指的所指,并通过情绪和意见的表达而影响现实事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