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清小说中每个章回的首尾常有一些程式化的言语。如“话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这些程式化的言语常用来表示情节的过渡,交代故事的背景,提起下文的悬念等,在中长篇小说中有一定的作用。《金瓶梅词话》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作品,在其文学语言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其中之一便是它的众多的程式化言语,或用现代说法,即“套话”。研究“词话”中的“套话”,将有助于弄清词话的特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一部颇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现使长篇小说从神化幻魔、英雄传奇、历史演义中解脱出来,直面现实人生,拓宽了文学现实主义的道路。词话脱胎于说唱文学,又不局限于此,它开现代意义小说之先河,成为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先导,其意义不可抵估。小说虽“间杂猥词”(鲁迅),少年不宜,然其在文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13.
元曲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素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元曲的主体是元代杂剧。现存的元杂剧不过一百五六十种,绝大部分从明代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中流传下来。元曲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汉语发展的历史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汉语自六朝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的词语和语法成份,尤其是宋元以降,汉语正从近代向现代逐渐过渡,各种语言要素此消彼长,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元曲尤其是其中  相似文献   
14.
明代始于14世纪,终于17世纪,历时近300年。汉语从汉魏六朝以降,逐渐形成了一种和文言相抗衡的白话。通俗文学、佛教讲经、日常应用文等常用比较接近当时口语的白话文。不少佛经、变文、曲子词、语录中往往文白夹杂,透露着白话逐渐成长的信息。白话发展到明代,已在通俗文学中占了一席之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姻缘传》以及“三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明代白话的代表作。白话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曲曲折折,顽强不息,直到成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研究明代300年间白话的发展变化情况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以上述时代比较明确的6部作品为样本,来研究一下汉语反复问句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