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快速流变的数字化和媒介化社会中,“媒介”逐渐成为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媒介理论研究也成为了传播研究这10年最重要的领域之一。10年来,围绕媒介本体的重新定义、物质性研究、媒介化理论、媒介与身体以及媒介理论的其他分支方向,学者们展开了富有想象力但缺少共识的讨论。尽管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传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媒介理论仍然需要更多经典的研究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媒体融合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提高优质产能成为关键问题。发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蝶变为产能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什么样的问题或要求,以及提问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内容的质量,传统媒体专业团队驯化语言大模型并提高优质产能成为可能。传统媒体需要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之改变信息生产机制并有决心承受变革带来的各种压力,才有可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拉斯韦尔所谓的传播三大功能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传媒自上而下进行社会控制的功能学说,它改变了传播学基于功能主义学术路径的传统并将其变成了一种功能主义意识形态.这种功能主义传播学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早已破产,变成了一种过时的经院哲学.其实,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一种两重性结构,一方面它因为社会认同而导致社会区隔,另一方面,它因为社会区隔而强化了社会认同,两者之间相互建构.通过这样一种互动方式,社会的文化整合成为可能.在当代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建构在承认多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社会认同,可能是最为可行的方式.给差异性的观点多一些表达的空间和平台,新的共识将在差异性观点的交流中生成和再造.  相似文献   
14.
15.
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与其媒介社会史巨著《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在因果关系的各个方面都难以自圆其说。她宣称印刷机是变革动因,但实际上却论证了它是变革诱因;她在多变量解释与单变量解释的两难境地中不能自拔;她甚至使用了因果倒置的假设与推理。然而这些都无损《印刷机》一书的理论价值。整体性思维以及对研究问题的重新陈述使该书充满了学术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传播实证研究:从中层理论到货币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下传播研究领域,多数实证研究成果不但缺乏学术品位和理论创新,而且实际上对于实践和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指导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实证研究在传播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因为实证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研究完全也可能具备较高学术价值。成型于哥伦比亚学派的实证研究认识论曾经是秉承过中层理论理想的但此后逐渐沦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技术。这种研究技术由于自身的多种缺陷而出现了反理论和反科学的常识化取向。然而,由于社会各个层面都需要这种技术,因此实证研究技术成为了一种流通于社会的货币,并承担着资源交换的功能。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不断地将其塑造为具有主流的地位研究方式以交换社会的各种资源。30年来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实证研究迅速货币化的历史,在这门起步晚,基础薄弱的学科制度化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警惕过分强大的工具主义势力,以免这一势力扭曲了传播学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传播学史经常忽略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在技术主义方面所做的理论贡献。该学派特别强调传播技术在促进人类心智进化与社会发展上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为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创立与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但由于片面地强调技术,使芝加哥学派陷入了抽象的技术决定论泥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均对以社会建构论为基础的“表征”产生了质疑,提出了“非表征”的理论取向,这与传播学前沿的物质性研究相交汇。本文尝试对非表征理论进行溯源,讨论其地理学、现象学哲学和人类学的源流以及它们的交集。此外,文章总结了非表征理论的方法论,并尝试探微不同取向的非表征理论对“行动”、“地方”与“关系”等关键概念的征用方式,以期廓清非表征可能的理论与实践进路。高度跨学科和现实化导向的非表征理论给传播学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对于理解媒介在传播过程之外的社会意义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城市空间生产中实体化的工商业逻辑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种情况由于社交媒介平台的渗透而发生了变化。在媒介化社会,城市空间生产已经自觉地遵循着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媒介逻辑。网红店打卡的日常活动在社交平台流行,公共空间形式上的差异化成为了珍贵的资源,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城市空间景观和消费景观。媒介正通过生成性的方式推进着城市空间的数字化和媒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