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67篇 |
科学研究 | 25篇 |
体育 | 7篇 |
综合类 | 9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苏子青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就考卷命题的基本原则,提出命题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重视三基知识,重视能力的考查。试题形式需合理配备,简洁明确;试题数量要充足,难易适度。既要从绝大多数同学的实际出发,又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拉开距离。 相似文献
13.
智慧教育承担着引领我国教育信息化2.0阶段发展变革的重要职能,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教育具体可感知的表现形式,可以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已有研究表明,智慧课堂的目的是促进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的结果是高阶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生成。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和核心素养,尝试构建高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由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四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包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总目标,促进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的分目标,由知识与能力目标、素养目标、课程思政目标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目标;操作程序依次为课前预设问题、引导主动学习,课中引导探究反思、促进深度学习,课后进行个性化作业、促进深度学习;实现条件为包括智慧移动终端、智慧教室的硬件设施,包括智慧教学平台、智慧学习资源、智慧学习技术的软件支持;教学评价的形式为混合式学习评价,其主要流程为课前设置评价标准、课中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课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期望能以此为高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提供模式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15.
周永莉左椒兰李娟苏子杰徐明俊付四立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51-53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Pasveer氧化沟,通过对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氧(DO)、pH与进出水水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碳氮比(C/N)、pH、ORP趋于稳定时对实验具有指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ORP稳定在60mV附近,好氧区溶解氧稳定在0.2~0.4之间,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氧化沟去除碳氮(COD/TN)值为1.77,证明污水中短程SND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子轩 《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3,(5):32-33
<正>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事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题记家乡地处湘中,邻居中有一位老师傅,听闻他小时就跟父亲学习传统技艺,以做火折子为最巧,现已年届花甲。我年幼时,喜欢看他做火折子,今年过年归家,又想起他做的火折子,便择了一日去拜访。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全国各地学校出现较为严重的教师向外战线流动的现象。我校也毫不例外地受到这股风潮的冲击。究竟教师流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教师流动是否一定是教育战线的“灾难”?如何采取正确的策略,去缓解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趋势。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我校是一九八五年开办的普通完中,座落于城乡结合位置,办学规模为二十四个教学班,教职员工编制九十三人。办学七年来,累计有二十七位教师调离,他们中属合理(解决夫妻分居)调动的三人,属被动(组织需要个人不情愿)调动的两人,属自动(不办手 相似文献
18.
19.
"摩擦力"是工程力学教学难点。本案例在教学中采用"趣味促学、设疑求思、重点归纳"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到了寓教于乐、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始建于2002年,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以发展较为成熟、建设经验相对完备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依托,适应江苏省把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苏州发达的信息产业和我院专业建设实际现状,确立了面向信息产业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明确了网络了专业学生培养的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群要求一〉职业技术(能)课程一〉必备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一〉够用的基础理论课程一〉必需的公共课程顺序依次倒推,结合时间坐标,确定了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