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红色管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极为深刻,它包括:顺应时势,制定纲领,明确奋斗目标;实事求是,选择路径,确定工作重心;精心组织,加强建设,建立坚强堡垒;善用干部,打造队伍,发挥决定作用;加强领导,形成核心,高扬“精神旗帜”;整肃风纪,上下齐心,巩固团结统一.研究中国共产党管理思想内涵,对目前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现,提高管党、治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作用极为显著.它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科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2.
朱经农曾历任高校和国民党教育部门的高层干部,他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且深刻。他主张“自然主义与儿童本位之教育”,“唯实主义与科学教育”,“民族思想与普及教育”,“唯物史观与劳动教育”,“新理想主义与人格教育”等等。这些思想都是他深入教育实践和对教育深刻思考的结晶。他的教育思想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中国近代史上的军阀,无不拥兵自重。张学良不到而立之年,即已成为北洋奉系30万大军的统帅。然而由于他“爱乡爱国,不敢后人。”终于由一个能征惯战的年轻军阀变成一位爱国为民的“千古功臣”。其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本文着重论述前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4.
国民政府初期宋子文金融机构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在金融方面突出表现为新式银行的出现与银行制度的更新及重建,其中,20世纪初中国中央银行的创设与发展对中国金融现代化进程起了极大促进作用。文章立足于国民党政权筹建中央银行时的国内外金融发展形势,探讨宋子文关于金融机构改革的思想、举措与作用,以期有助于全面开展民国时期金融机构历史研究,并为当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5.
近三十年来,对五四前后报刊的研究进入繁荣阶段,不仅在研究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也均有突破。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将学界有关研究"五四前后报刊"的学术概况进行梳理、综述;同时分析总结学界目前对"五四前后报刊"研究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以期为深化"五四前后报刊"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很多且研究很深入.但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语言文化,却鲜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论及.事实上语言文化上的革新,对文化的传播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本身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白话文运动"以及"注音字母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努力.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使汉语走上了"言文一致"的道路,使我国注音字母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扩大了影响,壮大了声势,并造就了我国教育与文化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37.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长期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干部教育管理问题。他们从战略高度出发,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以及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在干部教育管理的根本原则,干部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干部教育管理的目的、途径、方法和政策等方面形成相同的思想认识。由于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客观形势的变化,以及主观认识上的差异,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干部选拔标准、干部路线、干部教育管理制度、干部教育管理内容和方式等问题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二者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从1938年10月起至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选择了重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自学为主,加以集体讨论;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与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等路径,深入探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延安时期的探索,可谓学习主题明确,学习信念坚定,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制度完善,学习效果显著。这次探索,至今仍有深刻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高校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中学“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关系而言,两者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衔接与深化、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纲要”课程呈现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综合性、现实性等特点,授课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而且还要关注教学过程,尤其要深入了解教学对象,切实提高“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0.
毛泽东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和美国友人斯诺的谈话中,深有感慨地说:1918年第一次到北京,“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①的确,图书馆是毛泽一生做学问、求进步、了解国情的良师益友,他自认图书馆里的学习是“最有价值的”。他离不开图书馆。毛泽东从小即酷爱读书,图书馆藏书甚丰,自然成了他向往的“圣地”。但最早与图书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