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董水龙 《师道》2004,(10):27-28
第一次读到《斑羚飞渡》是在2001年的《小小说选刊》上。后来这篇小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看中,做适当技术处理后选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语》七年级(下)册。因为上课和听课的需要。笔又多次研读了这篇颇能煽情的章。但读的次数越多,越让笔觉得此不宜入选初中语教材,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2.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通篇笔飞墨舞、奇譬妙喻层出不穷、字里行间隐隐露出作嘻笑表情的小说。他以幽默的讽刺手腕.极尽冷嘲热讽明揶暗揄.使小说显得深刻、精致而又轻松活脱.同时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一幕幕可笑的场景.被喻为新《儒林外史》。  相似文献   
23.
在谈论语文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以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说|说我们要不要语文知识。这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学理问题,但现在却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本体的学理阐释的错位,这也彰显出语文教育教学界对现代课程观以及现代知识观的学理缺失。课  相似文献   
2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第四学段中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5.
什么是避讳 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一定还记得,这部小说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26.
在谈论语文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以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说说我们要不要语文知识。这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学理问题,但现在却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本体的学理阐释的错位,这也彰显出语文教育教学界对现代课程观以及现代知识观的学理缺失。课程问题本质上不是要不要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知识的问题。语文既然是一门课程,那么,当然需要知识来支撑这门课程。虽然,不可否认,一个人对语文能力的获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所以即使受过不长时间的学校教育,高尔基也能成为一代文豪。但这并不是说语文就不需要有关语文的课程知识,因为高尔基只是极少数自然习得语文的成功个例,而不是我们的普遍规律。因此,我们需要语文这门课程,需要有关语文教学的课程知识。  相似文献   
27.
《桃花源记》原本是《桃花源诗》前面的一个小序。前人论述,大多认为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采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正因为这样,所以对《桃花源记》主题的认识产生了一个信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