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通识选修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通识选修课设置存在目标偏离、内容肤浅、课程构成比例失调现象。本文提出应该从正确的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置思路及注重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2.
针对当前“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通过寻找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内涵,提出有效组织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3.
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增进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讨论教学组织过程中讨论题目选择、讨论方式选择、讨论技巧和总结评价中应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指导大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使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从中接受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三业"能力是指专业、就业和创业能力,它是大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的核心能力。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产生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出现了一些新问  相似文献   
25.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即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和最佳创造阶段。文章通过分析青年教师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需求重点,提出了各阶段所采取的主要的激励措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26.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科教兴国的形势下,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全国主要高校已相继成立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科,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已列入教学计划之内。一、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意义公共选修课是指由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根据学校统一提供的选修课,自主选择的课程。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院安排,有计划进行选修。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是公共选修课中的一个类别,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能灵活适应…  相似文献   
27.
应用本科院校"政企校"联动资源整合的路径探索,是提高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加速企业技术更新,提升应用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应用本科院校本身的地位、观念及国家宏观政策等诸多原因,我国对应用本科院校转型,推动"政企校"资源共享,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仍存在弊端。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应用本科院校可以在制度保障、师资保障、物质保障和课程保障等方面进行创新路径探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8.
关于构建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程。研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