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蓝建 《教育》2011,(19)
南非斯泰伦布什大学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南非民众的低识字率每年给国家造成约5500亿兰特(1兰特约合人民币0.94元)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南非政府着力振兴教育。  相似文献   
12.
终生学习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则。终生学习是实现民主、平等、公平社会的促进制。因此各国都在努力实践终生学习,改革各国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借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经验,以期更好地进行我国的教育改革。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高等教育的一场革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结构与布局、教育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途径都发生了变化。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按照大众化的时代要求进行全面改革,笔者提出建议:扩大高等教育的概念,将其扩展为“第三级教育;”建设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层次和结构;在面向世界的同时,面向本土需要;院校管理贯彻终身学习的原则;高校的硬件建设及收费要符合国情;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相似文献   
14.
非正规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应对教育脱离发展需要挑战的途径.与各方面发展的紧密结合是非正规教育的最重要特征.目前已成为终身学习的支柱.世界各国都已将非正规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面对我国社会当前的教育要求和挑战,需要重视和发展非正规教育.提高对非正规教育作用的认识,建立专业性的能力或职业资格认证机构,明确法律地位,建立相应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15.
蓝建 《农村教育》2004,(8):14-15
由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使贫富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处在更加窘迫的境地。农村发展问题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2003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由世界30多个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的200多位代表参加的“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会议就当前农村教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及各国的做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二次大战以后教育发展的轨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始终是我国教育研究的空白。但那却是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人类从那时开始重新认识了教育。本将围绕“世界教育危机”问题,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多数就业机会由非正规经济部门提供的现状,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非正规经济领域的职业培训。教育系统应该接受劳动、生活中职业学习制度的惯例和价值观念,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解各种生活在非正规经济部门的人群对能力的希望、需求和应用,理解他们工作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策略,以此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18.
蓝建 《农村教育》2005,(5):9-12
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办好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当前,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周济部长也指出:“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蓬勃开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蓝建 《中国德育》2012,(15):43-43
2012年6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计划的一个工作小组向秘书长提交了一份题为“实现我们希望的为所有人的未来”报告。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主题——后2015年的教育与技能为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服务。针对人类社会出现的新趋势,该工作小组指出,未来教育将有六个变化。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了“全民教育”的目标,它是20世纪末期全球范围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体现了时代的教育特征,清晰反映了时代的教育要求。本文拟从全球化的角度,对全民教育的意义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