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办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估是重要的指挥棒。因此,进行评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价值的取向,即通过评估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起什么作用,要推动评估对象往什么方向发展,从而办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因而,培养人才的途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日趋深入的时候,认真讨论培养人才的途径,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培养人才的途径,是由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所决定的;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又受制于教育的基本规律。不容否认,教育必须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教学制度,积极推行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重视综合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14.
姚启和教授的一生 ,是为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 ,劳心劳力 ,鞠躬尽瘁的一生。1 95 5年 ,姚启和作为湖北省委的一位领导人的秘书 ,随调至华中工学院 ,历任党委秘书、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 ,又到高等教育研究所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 ,至 2 0 0 1年病逝在教学岗位上。在这长达 46年的历程中 ,他并非都在领导岗位上 ,但他所从事的都是学校的管理、领导工作。《办大学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几十年间接、直接从事大学管…  相似文献   
15.
校长管理的第一要义,是审时度势,抓住机 遇,发展特色。 (一) 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以办学和管理体制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结束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条块分割”的局面;以提高政治思想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猛烈地冲击着另一长期困扰我们的应试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将在今年完成双“85 %”的任务,许多发达地区已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也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北京甚至已考虑高等教育普及…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管理决策也经历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过程。以我从事教育研究的经历和最近对几种数据所作的分析,我认为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1949-1976年:基本以政治为主导的经验决策据有关资料统计,在1949-1979这三十年中,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法规、文献共计322件,而同期发表的同类性质的论文仅为74篇,其间竟无一部有关的专著问世。而这仅有的74篇文章,基本上也都属于解释政策或谈具体经验性质,大都集中在教学和科技管理这两个微观领域。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高等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于办好大学具有战略意义。但是,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的看法却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教师的水平,就是教师的学术水平。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很显然,大学教师要完成自己的基本职责,除了掌握渊博的知识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之外,还必须懂得教育科学。前者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前者当然是重要的,但教育的效果如何,却取决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四、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纵观 80年代到 90年代 ,从多元智能理论到情商理论和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理论的发展脉络 ,我们不难看出 ,到了 90年代末期 ,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 ,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但更深层次的意义 ,则是为了迎接 2 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提出的挑战。在这里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知识经济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现在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是否为时过早 ?上面谈到 ,据美国学者的研究 ,作为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从 80年代开始已经迈向…  相似文献   
19.
个性·特色·人才强国--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本文从个性·特色·人才强国,分别论述发展个性是人才辈出的基础,办学特色是“个性成才”的关键,人才结构优化是人才强国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史研究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开展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科学问题,必须“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