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慧  蔡旻君 《甘肃教育》2002,(12):13-14
学前教育回归实践。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了努力实践这一思想,生活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儿童观为基础,正确处理童年和未来、生活和科学、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学校培养要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技术发展滞后,与之对应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校培养人的目标是整体划一的,强调从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个人不具有任何的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受教育者把教育看作是升迁、谋职、富足、显赫的绝好手段。这种学校培养人的传统观念束缚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减少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专家指出,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知识,实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淀区基础教育在极化区的技术创新背景下形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独特模式.通过对区域规划和学校应用层面的深入调研和结果分析发现,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区域指导和学校探索,以及应用信息化促进学生发展和支持教师教学方式变革领域已形成有效的策略保障机制.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首先,建议结合极化区发展的特点,找到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方向,凝聚力量,形成整体发展的动力和特色;其次,加强区域内部的分功协调,确立极化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创新极;最后,加强交流沟通,提升对外扩散的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大支柱。目前,中小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的文化基础。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通用模式:一是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另一种则是将信息技术内容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那一种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一个必然体现。然而,从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来看,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迄今为止,在人类教育史上已发生了三次以技术突变为契机的教育技术革命,即以学校的产生为标志的教育模式革命,以文字的使用为标志的传播方式革命和以印刷术的发明应用为开端、以电化教学为标志的媒体技术革命。纵观这三次教育技术革命,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文化与主体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人与教育的思考,其对主体性的强调程度与理论解释的深入程度只是说明了对教学理论工具性的强调程度,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主体教育的反思。网络文化的高时效性、零距离传播的特征,对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主体教育发展的危机表现,并对主体教育的应然选择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些现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从事整合实践的先行者往往把技术、环境与人等关键因素孤立地进行分析,无法从更深层次分析整合面临的困惑和障碍。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动态结果。从关系的视角审视技术与应用,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合理选择。对于取舍与组合、学科与工具、设计与教学、分数与创新、比赛与运用、讲授与学习、资源与加工等关系的正确把握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多元化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技术生态视野的研究便是其中一支。近年来,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一系列社会科学领域,同样也倍受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的青睐。由于教育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比较浓厚,因而学界对教育技术的关注也更多是探讨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而对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性质研究比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自然科学属性下关于教育技术的观点和理论。这就使得教育技术生态化思考"有其事,无其名",少有文章对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明确界定。以此为目标,文章借鉴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讨论了教育技术研究转向生态化思考的缘由、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概念以及生态学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以期有益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教育研究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教师研究的异质性、情景性、实践性等特点和叙事研究"多重解释"、"以事明理"、"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发生了必然的联系。与此同时,多媒体组合又以其独有的描述方式增进叙事意义的理解和诠释,微课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教育叙事研究的数字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教师研究的特质和教学知识的现实需要,使教师运用微课手段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一种风尚。微课不但是叙事研究的形式,也是教师研究的结果。教师作为微课设计、开发和应用的主体,其研究能力直接影响到微课的应用水平和层次,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