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112.
当前舞龙舞狮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实际发展情况仍有欠缺,为此对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非遗现状方面,总体规划不足,缺乏理论研究和保护意识,传承人才缺失,对舞龙舞狮进行盲目建设,经济价值开发效果不佳。传承发展方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机遇,提升发展平台和品牌效应,持续性培养传承人才,顺应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充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推进舞龙舞狮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3.
袁丽 《大观周刊》2010,(46):146-146
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出发,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英语阅读教学呢?本文就英语教学与智能开。发的内在联系,讲解了笔者是如何正确理解英语阅读教学的,及其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4.
在程朱理学盛行的男权文化语境中,李清照从独特的女性视觉出发,通过自我情感形象的展示,平等的人性追求,女性生命意识的自觉,把切实的生命体验上升成一种对生命的审视,不仅超越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只能被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赏的命运,而且还大胆、自然地表露出女性的主体意识,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1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当代,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做坚定的爱国者,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教育者,既要弄懂当代爱国主义所涵盖的内容和时代民族精神的本质,更要掌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做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116.
从区域体育角度看,依据现行14个行政区划考察湖南体育发展状况,各区域呈现显著的不平衡的状况;小康社会建设中湖南区域体育和谐发展的策略是:开展体育扶贫,实现各区协调发展;采用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各区域体育和谐发展;打造湖南体育的“先导区”——长株潭体育圈,等等。  相似文献   
1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作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出部署安排。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旨在服务国之大者,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价值基础,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社会认同,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资源条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障中坚力量。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要科学把握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群体特征,科学把握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深化自尊自重、强化他尊他重的践行路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8.
<正>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布局,也是新高考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迎来了从信息技术时代步入数字技术时代的历史转型期,因此本文的数字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是指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业4.0技术,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9.
120.
在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时代诉求下,“文化回应性教师”伴随着“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发展逐渐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话语体系中生发。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内涵体现出对教师应当具备综合、系统的文化回应性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多元文化情感、多元文化意识与态度及文化回应性教学技能。基于对国际经验的梳理发现,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培养可归纳为“课程—认知”“体验—实践”“批判—反思”“引导—支持”四条路径,呈现出“职前—在职—可持续支持”的“全程性多路径”发展特点。未来文化回应性教师培养还需关注对文化回应性教师概念的修订发展,并开展本土语境下的内涵建构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