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对道家因循思想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四经》(即《黄帝四经》)因循思想的研究也不例外,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实。以《四经》因、循等概念为基本素材,本着求实的原则加以具体整理和分析,彰显其思想的特色,以及在道家因循哲学思想的长河里的具体发展脉络,这是总结因循思想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同时,对科学完整地把握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特征,也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价值意义,尤其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统的情势下,张扬《四经》的因循思想,不仅对突破儒家就是中国文化的做法存在意义,而且对广视域对待古代文化财富,以及在最大的限度上利用所有古代文化资源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22.
中正是自然的规律,是万物的本性,故只有中正行为才能保证万物的中正,这也就是"中正以通";在中正的语境里,中是手段,正是标的,中必须归正才有意义。所以,必须"中以行正","中以行正"的实现也就是当位即"位正中",当位是角色意识的强调,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强调中道也是儒家的追求之一,但儒家的所谓过犹不及,是偏于血缘优位前提下权衡,异于自然无为的真正不偏不倚。因此,在思想渊源上,《周易》的中正更接近道家和法家的思想,而不是儒家,尽管在具体的环节上,它也注意内在方面的自养,但这是浅表层面的反映。虽然不乏中正的研究,但对当位思想的正视,仍然不多见,这对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王坦之在道德立论上,重视儒家"尊尊亲亲"的原则;在道德实践上,推重"陶铸群生"和"敬修至德",主张通过"各顺其方"和"玄同彼我"的方法来"训导以成天德".在形式上,他采取批判庄子反对玄学的形式,但在思想本质上,他又直接吸收了庄子的诸多思想,强调"体于自然",仿佛坐着道家玄同彼我和自然无为的两轮马车,而打着儒家亲亲、尊尊的道德旗帜,而这一特色显示的方向和魏晋其他思想家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4.
胡启立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教育来说,一个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将成  相似文献   
25.
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之一,虽然推重法术和追求刑德并用的一面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德则无德”等形上的道德问题,至今仍然缺乏应有的正视。在韩非那里,“道”不仅是万物的始源和是非的纲纪,而且是一物之所以为一物的本质所在,而它本身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存在;“德”是万物在“道”的轨道上运作实践的价值积淀,是万物德性的外在化;外在化必须在自然无为的轨道上因循万物本性来进行和完成;这样的道德是无名称的,是真正的道德。从这些思想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与儒家思想的区别,而且可以明了与道家思想的紧密联结,这些对正确认识法家思想的内在本质以及历史的遭遇,无疑将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6.
27.
28.
虽然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因循行为的理由在万物内在自能机制的内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它也并非毫无规矩之举。具体而言,必须依据自然之道,坚守"无事"的规则,实践开始于"物至而应"的应对,虽然是"舍己而以物为法者"的实际切入,但终结于"应物而不移"的物我共作共存的双赢的效应境遇,是一种因随外物而制御外物的动态实践。  相似文献   
29.
道家的“道”虽然与现实层面上的仁义等道德具有相悖的内质,但与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则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道家道德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的自然性.道家的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具有三维的意义:在本根论上,它是万物存在的依据,即“道法自然”;在存在论上,它标明的是万物的本性,即“万物之自然”;在方法论上,它演绎的是必须因循万物来成就万物的实践操作.在三维的视野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不在“为”与“不为”,而在如何为.儒家注重的是人的主观有为的方面,道家所重视的始终是如何创设最良性化的条件使因万物而为的实践通畅的方面.这是应该明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