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9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有效专利失效速率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有效专利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专利存量理论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更新特征,设计跟踪式有效专利存量比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负指数函数提出用以表征有效专利失效速率的专利失效系数。针对国内某科研机构开展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跟踪式有效专利存量比率计算模型和专利失效系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机构的有效专利动态发展特征,可作为开展有效专利分析的重要手段。最后,对该模型与指标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2.
[目的/意义] 针对技术研发端与产业需求端的信息对接问题,建立一套利用本体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知识表示和供需信息知识匹配的知识组织模式,以提高供需对接质量、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方法/过程] 从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的内容与流程出发,设计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框架,对其结构和应用过程进行描述;以变量农作机械领域为例,基于语义TRIZ理论与结构化本体构建方法,分别构建领域本体、专利技术供给本体和专利技术需求本体,设计供需匹配模型,并对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任务及其知识关联进行形式化描述。[结果/结论] 通过对专利技术供需匹配工作流中的知识单元分析和对供需匹配任务求解过程的理解,综合本体技术、语义TRIZ、知识与任务的形式化表达研究等,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本体技术求解专利技术供需匹配任务的知识组织思路和方案体系,在方法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为下一步具体平台研发提供研究框架与实验原型。  相似文献   
63.
在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对数量和质量(质和量)的评价失衡的问题,探讨评价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属性,着重分析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