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角度 ,考察近三年我国高校扩招在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知识差距、减少国内贫富差距、提高中华民族创造力等方面的作用 ,并分析了扩招所带来的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失衡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高等教育扩招的“度” ,以及不同高校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应持的不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出身于较高阶层的子女拥有较多的入学机会;公办高职院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盖异最小;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源的子女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发展,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很快,博士生教育质量受到质疑,焦点之一是生师比过大。从“自然”、“实然”、“应然”生师比三个概念出发,通过某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发现人文类、社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博士生教育的自然生师比虽然不高,但实际生师比分别达到了6.6:1、15.6:1、9.4:1、9.8:1,表明该校师资力量并不充足。进一步分析,发现博士生与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生师比的满意度均不高。本文综合考虑了设置课程的学时数、教师工作量、班级规模、教师储备量等影响生师比的因素,以博导把所有工作量全部投入博士生教育为前提,推算出四大科类的合理生师比分别为6.6:1、8.6:1、8.6:1、6.6:1。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宏观调控模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增长速度?对我国50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波动和美日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规模扩张的历史经验的分析表明: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周期性波动仍不可避免,但应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2003-20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理想区间目标是,高等学校学生数的年增长率控制在2%-7%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21世纪初的新“中国中心观”出发,剖析了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指出发展本质是全球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中国背景下各区域的发展,并最终落实到区域背景下家庭及个人的发展上。因此,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需要着眼于人力资源的高效、合理、持续开发和利用,形成多元社会观和人本观,服务于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目标是全球竞争取胜和实现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合理的教育发展模式应该是开放式的区域社会化学习。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刻画了部分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生师比,反映了研究生和导师对偏高的生师比的意见,并根据有关规定和调查数据测算了研究生教育的合理生师比。  相似文献   
17.
18.
30多年前,马丁·特罗撰文首次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转型的一系列概念(Trow,1973),阐述了高等教育的三种形态:精英的、大众的、普及的.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比30多年前庞大得多,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因而,马丁·特罗在本文中再次思考这些概念和模式中的某些部分,探索它们是否对理解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继续有用.文章突出以近期欧洲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了那些概念在用以阐述当前情形时是否需要以及在哪些地方需要修正--甚至修正是否可能.本文译者受马丁·特罗生前授权,将本文加以翻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使命。在过去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短期内取得了迅速发展,然而受传统文化观念和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方面一直游离在高等教育的边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使命认识不清,这成为制约其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美、英、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得出任何国家的政府、团体与个人都无法单独承担该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其共同点是走从依靠社会某些力量办学向整个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扩展的道路。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动因、历程与经验教训。进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出了若干对策:在规模上,以经济发展速度为参照,稳步发展;在办学形式上,除发展公立普通高教外,还须积极发展成人高教、民办高教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模式;在区域上,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从城市向农村,分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