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谢守清 《成才之路》2011,(21):28-29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然而,即使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少语文课还是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偏离了原有的趣味性,而成为一种边缘学科。基于此,笔者从小学语文课堂的建构方面提出几点设想,这也是本人一直在教学中尝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时间码对模拟与过渡型的数字化设备进行节目后期制作,既可以实现零帧精度编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又能保证信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僧繇画龙,一点眼睛,龙便飞去。这倒不是说点眼后壁上画的龙便有了生命,但可说明眼睛是传神之物,点上它,画的龙便周身灵动,栩栩如生了。诗文也讲究有“眼”。眼,把诗的筋络贯连起来,文字自会天矫如龙,通篇皆活。当然,作者在下笔时,未必先想到诗文中的眼(也不是每首诗或每篇文都有眼),然而情理所至,加上作者落笔如环,读者往往能在其中找出它的“眼”来,即找出它的关键性的或提挈性的词、语或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