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从而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是现实教学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做得很欠缺,存在很多不妥的地方。在课堂上我们应如何有效提问呢?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提问时要考虑教学时机,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其次,教师要善于提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再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直觉能力、直觉信念和直党思维三个方面探讨了爱因斯坦关于科学直觉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晚明剧坛上,叶宪祖是一位多产作家,他著有杂剧24种,现存12种。从作品主旨上,他的剧作可分为四类,即崇佛剧、公案剧、历史剧、爱情剧。叶宪祖的杂剧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强烈批判现实的精神,在艺术体制方面又有创新之处,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爱因斯坦的科学美学思想:科学家的艺术家眼光,宗教感情,直觉思维和逻辑的简单性原则。认为爱因斯坦深沉的宗教情结和独特的科学实在论是其科学美学观念的出发点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戏曲品评是戏曲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明代的曲论家朱权、王骥德、吕天成、祁彪佳等运用戏曲品评这一方式评论作家作品,对戏曲作品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构建了相当完整的明代戏曲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吕天成的《曲品》和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最为突出,他们主要运用溯源得委法、比较分析法和意象鉴赏法品评戏曲作品,公允恰当,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伯元作为清末“谴责小说”四大家之首,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创作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庚子国变弹词》《醒世缘弹词》等作品,始终贯穿着维新改良的近代意识,由对国民性的批判走向开启民智,隐含着对“文明世界”的向往.在李伯元身上,我们看到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潮对一个传统士子的深刻影响.他自觉放弃科举道路,投身到时代变迁的洪流之中,通过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绣像小说》以及创作小说,以笔为武器,针砭时弊,唤醒民众,以达到“裨国利民”的目的,体现出一位近代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担当和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是一部蕴含强烈生命意识的小说。生命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死亡意识、时空意识、诗意人生。魏晋士人面对死亡有一种超然态度,忽略肉体生命的消亡,更看重精神生命的养成。时空意识使他们在有限中追求无限。他们崇尚玄远旷达的情怀,追求人与自然水乳效融的诗意人生。其生命意识生成的根源是魏晋玄学。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乐园     
我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中心有一片沙丘,沙丘上长满了野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这儿,是我们的乐园。春天,小草发芽了,沙丘上一片嫩绿。我牵着大水牛来到沙丘上,让它自由自在地活动。大水牛时而低头吃着鲜嫩的青草,时而悠闲地漫步。我和小伙伴们挽起裤腿,光着小脚丫,到河里抓螃蟹,捉小鱼。有时,我们故意把冰凉的河水滴到小伙伴的颈上,让他打个寒颤。这时,小河上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天     
本文分析了庄子天概念的两层含义,指出庄子的天对人生万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决定作用,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念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根本性区别。  相似文献   
20.
元代后期,杂剧创作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机缘,以往的研究虽注意到这一现象,却缺少具体分析。本从经济、化、自然环境诸方面加以探讨分析,以期得到元杂剧创伤中心南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