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970篇
科学研究   11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知错就改     
第六册习作一作文要求:仔细观察下面两组图,任选一组写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写。(图略)  相似文献   
22.
潘光旦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模型对明末冯小青影恋性心理的分析,超越了传统文学批评"以心见心"的思路,使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心灵被摧残、扭曲的状况,获得了有深度的个案分析,也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参照和有益的启示:文学批评的人文意义不可忽视;科学性是古代批评现代转换的关键;西方理论本土化必须以理论范式与阐释对象的对应为前提。  相似文献   
23.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教,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的办学思路,始终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4.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塑高校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之后,传统的高校师生关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甚至被异化、扭曲.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塑高校师生,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初学英语的人,常用expense来表示一切“费用”。其实expense主要是“花费”、“开支”之意,如current expenses“日常开支”,selling expenses“销售费用”,travelling expenses“旅费”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费用”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法。1.admission(n.)指入场费。如:admission by ticket only凭票入场2.charge(n.)“原价、要价”。常用复数,主要用于一次性劳务所收取的费用,如服务费、行李超重费、旅馆费等等。如:What are the charges in the hotel? 这家旅馆收费多少?3.cost(n.)本义为“成本”、“原价”。常常用来表示对已取得的货…  相似文献   
26.
中等教育是一个独立的办学层次,它包括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等六种类型。这种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水平如何,不仅影响着各类中级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还影响着整个劳动大军素质的提高。因此,世界各国都日益关注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仅要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和人们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还要受制于校舍、师资、经费等内部条件,而中等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美育在我国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已初步得到肯定,但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滞后的原因外,对美育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功能发挥认识不够深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么,美育对人才培养有什么作用?美育与德育有何区别?本文试就此作简单探讨。美育对人才培养的功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美育在实现这个目标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1、科学研究中的许多新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这种直觉和想象力的培养,不是靠智育,而要靠美育。从生…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拓展,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以及由此制约的以工资制度为主的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成为改革实践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9.
一、积极主动地听课中学的课程并不好对付,在毫无准备(预习)的情况下听老师讲课,顶多只能懂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想要做到彻底理解,几乎不可能。真正所谓的“上课”,就是把自己事先做过或思考过,但又不怎么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去求得解答的线索,然后再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这样你必须做好预习和复习。二、预习三部曲1.第一阶段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2.第二阶段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3.第三…  相似文献   
30.
教师能传达、学生能领会一篇范文的精华、要点,这应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最佳状态。不管执教者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能否抓住精要应是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一把主要标尺。 应该说,教学方法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还是对作品精要的把握。 阅读教学涉及到作品、教师、学生三者,它是一个信息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作为信息载体的一篇杰出语言作品,从信息论的角度,它一方面要极力消除不确定性(信息是消除了某种不确定性的知识),也就是极力使任何人阅读它时,都能感受到它的最主要东西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要极力排除已知性(信息是向接收者报道他们未知的知识),也就是这个“存在” 究竟是什么,对于越多的阅读者(尤其是这个领域越高层的阅读者)来说是新鲜的,未知的,它的信息价值就越高。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诉诸形象,统一于感性形态的特点,使得这种既能强烈感觉又无法一眼看穿的矛盾更加突出。所以,具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中学生,在正常情况下,其初始的真诚的阅读感触是大致指向文章精要的;同时,这种“初感”往往又非常朦胧、肤浅,乃至不无杂乱,但却非常重要。教师的责任,就是抓住这种可贵的“浅层直觉”,将其导向准确的、深层的,包含了理性认识的再度判断。拙作《我国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三大成就》(载《教育研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