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号称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中晚出的《金瓶梅》因其在题材内容、人物塑造,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新颖独创和语言方面的高度成就而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赞誉此书“同时说部,无以上之”(《中国小说史略》)。从历史的眼光看,《金瓶梅》一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当然也存在着众所周知的缺陷),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写人叙事细腻致密,生动传神,成就甚高。前人因其叙事能做到“情景逼真”“情事如画”,写人能做到“口吻极肖”“传神”“活现”,而赞其写人叙事皆能“妙得其情”,说作者“真炉锤造物之手”(上述几则引文皆见于《新刻绣像金瓶梅》一书之评点)。下面就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盛赞《金瓶梅》笔法“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现,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也说,《金瓶梅》无论内容或描写方法,都是一部“名不愧实的最合于现代意义的小说。”自它问世后,对其笔法抉微探幽者代不乏人。明人谢肇浙肯定其作者为“炉锤之妙手”。清人张竹坡因“其文洋洋一百回,而千针万线,同出一丝;又千曲万折,不露一线”,而赞为“妙文”(《竹坡闲话》);又因《金瓶梅》作者“文字穿插之妙”,致赞其“极尽天工之巧”(张竹坡《金瓶梅读法》五);  相似文献   
13.
一俞平伯先生祖籍浙江德清,1900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其曾祖俞樾,道光庚戌进士,为前清著名经学大师,著《春在堂全集》五百余卷;其父俞陛云,1898年以一甲三名进士及第,精通词学,著有《蜀輶诗纪》、《小竹里馆吟草》、《乐静词》、《诗境浅说》等。作者幼承渊源家学,受到传统文化薰陶,奠定了雄厚学业根柢。1915年至1919年,他就读于现代  相似文献   
14.
熟读史书者都承认,《汉书》是继《史记》之后唯一可与之媲美的体大思精的史学巨著,虽说从总体上看,比不上《史记》,但二者各有短长,不应任情轩轾。历代权衡班、马异同得失之论甚夥,刘知几加以归纳概括云:“《史》、《汉》继作,踵武相承,王充著书,既甲班而乙马;张辅持论,又劣固而优迁。然此二书,虽互有修短,递闻得失;而大抵同风,可为连类。”这个评价,不论从史学或文学看,都堪称通达持平之论。郭预衡教授在其新著《中国散文史》中指出:“这两部书毕竟产生于不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7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300万,是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其显著特点是,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全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的剖析,探索古代文论的思维空间大为拓展。 这部巨著的卷1、2(先秦至六朝)早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卷5《明代文学批评史》新近也已出版,其末卷《近代文学批评史》(黄霖著)也即将面世。兹谨撮述其若干要点以显示其学术水  相似文献   
16.
同韵文史研究的繁盛局面相比,散文史的研究向称寥寂。目三十年代陈柱撰《中国散文史》八万言后,这门专题文学史,几有后继无人之虞。究其原委,主要是这门学问面对上下几千年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即使皓首穷究,也难望有成。每使学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问津。著名教授郭预衡先生知难而进,在茫茫学海中稽古钩沉,爬梳剔抉,呕心沥血数十年,力图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比较系统地阐明中国散文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全书约一百八十万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上卷包括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徐州彭城大学夫委副教授杨洪清、朱新兰致力于汉字教学与研究三十余年,合编的《快速识字字典》(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继承《说文》传统,体现汉字特点,以解形为本,偏分带字,形音又结合训释,是化难为易的汉字信息库.1.突破难点解字形.汉字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字形表意或兼及表百(彩声字).一般字典不解释字形,人们把它当成无意义的符号,导致识字的极大困难.“字典”逐一加以解释.例如“辜”字容易写错,“字典”解形为;从辛(刑刀,指代犯罪),古声.本义为罪,如死有杀事.读者理解了认辛得义,从古得声,就不会再错写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