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评分规则在学生自我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自我评价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提供反馈、技能和情感指导、学生自身的改进行为。评分规则由于自身所具有的标准参照的特点,它能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反馈信息,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了一种适切的技术。结合学生自我评价的条件和评分规则的特征,本文为评分规则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应用提供了七种策略,并通过一个鲜活的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共同形成性评价自问世以来就广受推崇,被视为落实课程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其理论基础却未得到全面、透彻的解释。活动理论可为这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适切视角,借由它的思想与框架,共同形成性评价的运作机制得以充分解释。研究表明:知识运行是共同形成性评价活动系统的关键,它体现为知识的产生、流动与类型转化;中介为知识运行提供载体,在共同形成性评价中尤以心理工具的表现形式最为突出;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子系统是共同形成性评价的构成,它们刻画了共同形成性评价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重要议题和课题。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两个重要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入手。通过对标准框架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主要特征,讨论了它对我国学校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大观念具有核心、聚合、启发、可迁移、持久属性,大观念作为当下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支点,可以撬动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建设。大观念可以作为内容组织的逻辑脉络、渗透学科素养的靶向以及回归核心概念的锚点。基于大观念的跨学科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包括扎根学科、适度复杂、系统设计、育人为本、目标明确以及资源统整。研究认为,基于大观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构建路径为:架构课程框架——搭设双级主题——制定课程目标——安排课程内容——设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对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深入剖析了当前评价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评价的基本内容、相应的评价框架,并探讨了实施该框架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单元设计被视为落实素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其实质是知识的整合,这种整合意味着需要统整地设计学习活动,即以大的学习任务来统领小的学习活动。核心学习任务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它以学生为认识主体,架构单元学习活动,注重真实的整合性学习,使得教学与评价紧扣目标,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究其本质,核心学习任务是体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基本单位。在一致性视角下,它具有三方面特征:整体架构了单元教学、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评价与教学一体化。设计核心学习任务可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程序,它要求教师在设计过程中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大概念、系统化任务设计。  相似文献   
20.
活动理论是情境处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被用于探索一所初中学校形成性评价的困境。通过研究设计与分析.发现该校形成性评价实施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四个方面:在工具层面教师评价素养不足,在规则层面教师形成性评价制度缺位,在分工层面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在社群层面学校和社会缺乏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