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举一反三:1.《约客》中,客人不来的理由在小作者的幽默假想下是如此的精彩纷呈,我们不禁为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叫好。2.想象就是这样:穿越时空、不受束缚、无限可能。同学们,一起来大胆假想一下,你一定会想象到客人不来的N条理由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宋朝诗人赵师秀写的一首。那么,他诗中所写的客人为什么到了半夜还爽约不来呢?下面不妨来胡乱假想一番:一、客人的爸爸被作为“非典”疑似病人隔离了,他是个孝子,隔离前看过他老爸。刚回家,自己也就被警察隔离在家出不来了。客人大叫:“我…  相似文献   
12.
邮票与奥运     
邮票,奥林匹克收藏中的一个大项,方寸之间,记录的是百年奥运历史的沧桑与辉煌;而集邮,这一文化活动好像一条黄丝带,将各国热爱奥运的邮迷们紧紧相连,成为奥林匹克文化现象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朱光潜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其中,以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的散文,又与诗歌的血缘关系最为亲近。因此,我们可以从意象、意境、意理等角度出发,品读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感受其诗意与理趣特征。一、平凡意象的撷取这篇散文撷取的主要意象为“路”“小溪的水源”“鼠麹草”“菌子”“有加利树”“野狗”“麂子”,等等。这些意象构成了那个业已消逝了的山村的旧有的、鲜活的生命场。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性评价作为学习评价的一种方式,因为其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所具有的优越性,已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将就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一些思索和探讨,希望形成性评价手段能真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优势,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技术交易是体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形式,本文重点分析了云南省技术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对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节能,还要满足实用和保证质量,建筑节能的控制贯穿于建筑建造的全过程,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对策,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本文就建筑节能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郭婷婷 《精武》2013,(35):161-162
广场舞是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运动形态,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做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它能有效促进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发展,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广场舞的健身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正式颁布,医疗损害责任规则是复杂的体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医患双方责任进行很好的分配。本法中对于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应当在认定医疗过失方面,对过去的举证原则进行更新,推行缓和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对因果关系要件实行有条件的推定,给予医患双方更为平等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9.
郭婷婷 《教师》2012,(1):60-60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十分重要。要消除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就必须要扭正我们教师教学目标导向。将教学方法由"死"变"活"才是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使学生在特意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收语法知识、潜移默化地掌握语法规律,灵活自如地运用语法规则。本文笔者对情境式教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吗”问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吗”字的历时演变过程析离出了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三种功能类型:询问求知句、猜度求证句和反诘质疑句;2.运用传息语法的有关理论分别考察了影响“吗”问句功能类型的几种信息结构;3.运用信息结构的分析方法对某些同形异义的“吗”问句进行了析离;4.在余论中,还提到了其他影响“吗”问句功能类型的因素。通过以上的分析.文章试图说明信息结构是制约人们理解问句功能类型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