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郭小丽 《成才之路》2011,(32):14-15
有一次,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五年级的“一课三上同说”活动,这节聚集了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智慧的公开课,在安排、设计上都颇具匠心。课上老师讲得声情并茂,甚至到每句话的安排、设置都恰如其分。课堂进行到学生渎书这一块时,却让课下听课的老师有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每每遇到读书的地方,举手的总是那固定的两三个人,其他的学生则显出一副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神态,  相似文献   
12.
全县举行教学工作视导检查,学校让我上一节汇报课。对于我来说,上汇报课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这一节课却让我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新型的氯代1-甲基-3-(4’-丁酸基)咪唑离子液体,通过阴离子交换合成了新型Bronsted酸性类离子液体:1-甲基-3-(4’-丁酸基)咪唑磷钨杂多酸盐.探究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及其Bronsted酸性,并以该类离子液体为酸性催化剂研究了正戊醛和乙二醇的酸催化缩醛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70℃下,反应物物质的量比为n(正戊醛)︰n(乙二醇)︰n(催化剂)为1.5︰1︰0.015,反应时间为1 h,乙二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7.3%,缩醛化选择性可达到99%以上.该催化体系可实现催化剂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产物易分离,后处理简便易行,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许多科学家和研究科学社会影响的学都曾指出,科学具有“公有性”和“无私利性”的特性,树立科学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后树立牢固的科学精神,不只是为反对封建速信而设立的战术任务,而是意义极为深远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心。以大学非专业英语的新生为对象,进行为期一学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出:经过学习策略的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从学校、学院、导师、学生四个层面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从制度、管理、保障、评价等四个方面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杨辉三角的两种基本变体即错位变体和克隆变体的概念,提出两个猜想,并证明两种变体的各行和与形如a_(n k l)=a_(n k) a_n的线性递归数列的对应关系,同时给出这类递归数列的两种通项公式1)。借助杨辉三角及其变体研究线性递归数列的性质将会是一种新颖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中英语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语言社会交际工具价值的发现,是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信息、情感的相互交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双边教学活动。可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突出其交际性和实践性。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无论是对话课、阅读课还是写作课的教学,均离不开师生间对教材内容的理  相似文献   
19.
郭小丽 《考试周刊》2012,(69):32-33
随着教育改革趋势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进展。过去,学习语文和教学语文对师生而言都曾令人难以把握,“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黯然失色.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眼中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利用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进行社会交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再不能“以本为本”了,而应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关系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中,公知常识的认定一直是一个争议极大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文章尝试从公知常识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适用公知常识评价创造性时需要考量的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以此厘清思路,提供适用公知常识的一些思路或方法,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知常识的滥用,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与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