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启后逐渐扩及欧洲大陆和北美,以后遍及全世界。近代工人阶级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成长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32.
俄罗斯与美国原本是冷战宿敌,俄美两国首脑互访改变了两国长期对抗的局面。通过首脑互访,两国在限制战略核武器,美国布置NMD,俄与美国、北约的战略、经济关系等问题上弥合了许多分歧,取得了广泛共识,俄罗斯终于以巨大的让步赢得在富民强国、重新回归欧洲道路上的重大进展。但是,俄罗斯与美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与矛盾,今后两国合作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33.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激进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充当了苏联剧变的推动者的角色.尤其是他们中的“持不同政见者”更是充当了急先锋。知识分子这种立场的转变与他们原来不公正的政治经济地位有直接关系,当戈尔巴乔夫实行公开性和“民主化”时,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便骤然间爆发出来,推动了苏联剧变。  相似文献   
34.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趋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规范管理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探究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学管理服务方面的不足,总结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管理人员不足、管理团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管理人员主动性不高、中外合作双方沟通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管理机制、扩大管理团队、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与管理评价、建立项目管理系统与学生个人档案的教学管理服务质量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35.
每逢有激烈的社会动荡发生,普通群众的生活便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其首要的表现便是群众日用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革命事件,期间的社会动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因为大革命所特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使大革命中的物价问题尤其尖锐,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对大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烃及其衍生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此部分知识密度大,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在部分学生中有“一听就懂,一放就忘,一考就错”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该方面知识的有效方法,从许多分散的知识中找寻一些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利用这些规律快速地解决有关问题。  下面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中学范围内烃及其衍生物所涉及的一些规律的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一、各类烃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  1.不同烃类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烷烃  2.同类烃中,随着碳原子数的…  相似文献   
37.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苏俄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反映出苏俄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探索,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一"探索"开始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38.
苏联剧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的不足;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足,造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薄弱,上层建筑长期处于与经济基础相脱节的状态,最后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变化--苏联剧变。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只能到苏联的“经济学”中寻找。  相似文献   
39.
列宁时期,在严酷的国内外形势下,初步建立了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压制了民主,为斯大林个人集权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体制还导致了官僚主义的盛行.为克服这些缺陷,列宁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但均未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0.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依学生已有的知识为线索,去掌握新知识,启迪智慧,发展能力、解决问题的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也有一定规律和线索可循。 那么,化学教学中的线索法教学是什么呢? 所谓化学教学中的线索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已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串成一线,形成线索,然后教师运用此线索,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行启发学生去分析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总结新概念的一种最佳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