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现代商品的内涵已由过去的简单货物概念延伸为具有广泛经济价值的程度,它不仅涉及商业、贸易、股市等流通领域,以及产品设计、质量标准、包装运输等生产领域,而且深入对商品的审美、使用、占有持不同心态的大众消费领域,并引起人们对消费伦理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42.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对民族理论都曾有过大量的论述。邓小平关于民族理论的论述虽然篇幅都不长,但言简意赅,主题清晰,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在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全面论述了当代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民族经济振兴、建成新型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问题,即中国如何建设既保留民族特色又面向世界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概括,又是对新时期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为建立科学的民族理论研究体系指明了方向。一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3.
在一定意义上,"潜文化"的概念来自自然的生命具像与人类处世哲理的深层结合,它是由人类隐寓思维所延伸出来的观念和价值。中国人常常用来拟喻或比附的某些自然物像,如龙凤、山水、玉石、松竹、龟鹤、梅荷、桑菊、蝶蚁甚至酒墨、琴棋、闺帐等等,都隐寓了极为鲜明的人性特征与道德风范,并积淀为世代人们效仿的文化模式。正是这些突显华夏民族心理特征的潜文化意像,使自然物生动、传神、具体的感性形象与儒家文化的理想精神深深融合,而这样一种具有东方文明特征的思维形式,正是塑造中国人的思想空间、人格行为与伦理典范的源泉。  相似文献   
44.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具有深厚的道德属性,“为政以德”作为立身和从政的准则,强调人格道义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和价值,主张个体道德与政治伦理的和谐统一,使封建制度的功能因此达到农业文明相当高的水平,剖析儒家“为政之道”的得失,总结历史上整饬吏治的经验,显然可以作为深刻的历史镜鉴,给人以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45.
提高学报质量创造文化精品郭洪纪众所周知,学报是高等院校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报办得好坏,历来是出版界极为关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在引入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学报质量,成为每一个编辑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为质量决定着学报...  相似文献   
46.
儒家大同理想与传统政治文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社会的大同理想,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最高依托,也是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但由于内容的空泛,无法转化为社会改造的目标,而最终成为封建政治的辩护系统。尽管大同理想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儒家仁人志士去为之奋斗,却始终不能走出传统政治文化的困惑。在本质上,儒家大同理想难以与近代文化衔结,也无法与现代文明互动,这正是当代新儒家谋求“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的最终失望所在。  相似文献   
47.
高等学校的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在我国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刊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文科学报和理科学报加起来已达一千余种。全国大量的富有科学价值的成果,是通过学报这一媒介传播的,全国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是依靠学报这一窗口体现的;大量的科学研究人才的脱颖而出,是有赖学报这一摇篮成长的。高校学报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已显示出它在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高校学报蓬勃发屐的十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48.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时代风云变幻莫测,国际间各种矛盾和力量的交互作用,导致了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社会思想剧烈动荡的局面出现,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也面临着新的态势。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繁荣,特别是由于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当代社会主义在国际范围内转入低潮已是勿庸讳言的现实。随着这种低潮的出现,西方帝国主义则  相似文献   
49.
自由使用是世界各国著作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著作权保护范围及作品如何使用引发的各种相关问题。把握得当,对科技发展和文化创新是一种促进;运用失当,则成为学术造假和学风腐败的一个源头。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由使用的准确理解与合理把控是创作者个人遵守科学准则和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