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概念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表现在:科学知识的内容包含了对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的认识;科学知识的演进具有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特征;科学认识活动在一般科学方法论上提倡“总体生成论”,在具体科学方法上则倡导系统方法和基于实践的“理解性对话一反思性行动”。以新的科学观念来审视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可以认为它已经具备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条件和资质,但它目前还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因此,“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可以化解为“教育学是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进而可以转化为“如何利用系统科学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这一更为实在的思考。  相似文献   
62.
作为目前美国最大的非营利的STEM教育项目提供者,项目引路(PLTW)机构为学生提供了严谨且具有创新性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基于活动的、基于项目的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协作意识、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一个成功案例,PLTW揭示了STEM教育整合化、社会化、项目化、多元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3.
中学生对多媒体课堂教学反应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调查及详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学生虽然处于不同的内外部条件中,但都对多媒体课堂教学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揭示了学生对多媒体在各学科教学中作用的价值取向,对文理科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某种偏好,使用多媒体没有促进某堂课学习的原因,以及喜欢哪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还揭示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4.
为了解中小学机器人普及教育的现状,发现起步阶段存在的障碍与需求,为普及机器人教育提供建议与对策,该文借助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展评活动,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机器人进课堂已成为一种令人期待的发展方向;开设机器人课程的适宜起点建议为四五年级和七年级;机器人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待规范和改进;学生有喜欢机器人课程的充足理由;低成本的机器人品牌更受青睐;教育机器人市场正在形成,产品质量和市场格局有待变化。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如下: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课程体系;开展课程研究,探索有效教学;加强源头培养,强化教师培训;规范器材配置,建立机器人标准。  相似文献   
65.
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后,各实验区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以教材为依托的基础上,开始了关于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重新发现的尝试,并有了一些突破,集中反映在精心设计的众多教学案例当中。但是,抛开教学方法和内容不谈,在案例的具体形式上,还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6.
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理论与实践、狭义与广义、要素与活动,并存在诸多争论和一些混乱的现象,但是这种混乱,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误解或使用不当引起的,体现了一个学科初创阶段的典型特征。其实,每一种定义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角度、背景和适用场合。本研究依托分析教育哲学,从约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计划性定义出发理性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教育技术的定义。这种开放而理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逃离狭隘的、就概念论概念的争执,使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各种分歧,以一种更为成熟的胸襟和视野开创和迎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7.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出现,在丰富了教育媒体的同时,对学习资源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成语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为例,针对成语需反复诵读达到熟记的特点,论述了强化理论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将强化理论融入移动学习,构建在闲散时间进行连续且间歇性强化的教学程序,并结合移动技术研发出Android平台与Web Service技术相结合的成语资源推送平台,实现强化理论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的创新性应用,既重视经典教学规律与实践的交互,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学习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68.
在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此也有了相应的观照 ,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 ,在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文本层面 ,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 :整合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上的割裂 ,对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 ,对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形式、角色和功能把握不准定位不清 ,等等。  相似文献   
69.
基于web的虚拟体验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体验学习既是“活动—反思—理论—应用”的循环过程,也是体验者“外化—对话—内化”的循环过程。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动态网页脚本运行环境结合起来,可以设计出既逼真又具有交互和评价功能的体验学习系统。在该体验学习系统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以及拖曳操作在WEB浏览器中与可视化的三维环境交互,还可以与他人对话,进行学习评价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70.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落地的重要依托,《人工智能初步》教材为人们理解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代表性样本。文章使用内容分析法,对目前完成的四本《人工智能初步》教材从知识内容、篇章结构、活动设计、评价方式和技术载体五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教学内容方面,教材覆盖了人工智能概念、特征、发展历程、核心算法、典型应用、模块开发、伦理与安全等学科大概念及知识点,各有侧重和拓展;篇章结构方面,四本教材风格各异,章节流程明晰;活动设计方面,主要通过研究性、项目式、探索式活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和协作性等特点,兼顾了知识建构的深度和广度;评价方式方面,均以基于项目的学习评价为主、知识测试为辅,将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置于首位;技术载体方面,主要选用国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Python语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本教材也各有不足,文章讨论了可能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