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科学主义对教育学的影响可以形象地用三镜隐喻来表示:一是望远镜,即研究者将教育现象客观化,站在教育现象之外来观察;二是三棱镜,即将教育现象分解成一个一个片段来观察;三是漏光镜,即将教育现象先作一定的过滤和转换再来观察。现代系统科学对科学主义超越是从三镜隐喻入手的,在本体论上,以建立在个体适应性和系统整体涌现性基础上的复杂性为本体;在认识论上,抛弃绝对真理观,主张视界交融;在方法论上,以总体生成论来超越还原论,并形成了创造教育科学理论的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92.
93.
作为衔接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国内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实证研究较为鲜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梳理了国内有关创新能力评价的35篇实证研究,分析显示: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分为面向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和面向基础教育的创造力评价研究两个方向;前者普遍关注六个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即好奇心与想象力、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自主学习、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成果产出与优化;后者基于创造性个人、创造性过程、创造性产品、创造性环境四个维度,关注通识创造力与领域创造力的评价。整体而言,目前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存在评价内容失序、评价工具失准、评价方法失宜等问题,建议后续研究从达成清晰共识、开发合适工具、探索优化方法等角度开展。  相似文献   
94.
以科学探究为取向的STEM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家潜质的重要途径。为改善科学探究效果,教师可依据探究活动设计的四要素(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构建在STEM教育中开展科学探究的策略框架,通过强调STEM学科的融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真实有趣的主题、重视技术支持下的科学探究等方式,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95.
机器人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如何实现其丰富的教育价值还需要深入探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合作学习模式在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在与机器人教育密切相关的程序设计教育领域,两人配对学习编程(配对编程)已经有比较广泛和成熟的应用。将配对编程模式迁移于机器人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课题组在无锡市某学校学生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随机选择3个班级,分别以驾驶员-导航员模式(驾导配对模式),软件-硬件分配模式(软硬配对模式)以及独立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模式进行机器人课程的学习。实验结果表明,配对学习尤其是软硬配对学习模式在机器人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制作更优秀的作品;但与独立学习相比,其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沉浸度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而直接从程序设计领域迁移而来的驾导配对学习模式并未产生预期的成绩,学习效果略差。机器人教育还需进一步研究影响配对学习效果的因素和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96.
教育工程项目是一类结构化的实体。包含目标、任务、组织、成本等四大基本元素,四者构成了一个需要保持平衡的结构系统。结构有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之分,每类元素都有各自独特的时间结构和空闻结构。详细分析教育工程项目基本元素的时空结构。可以为教育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清晰的结构视图。  相似文献   
97.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学界对教育技术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分歧。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学没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有人主张教育技术学必须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才能成为成熟学科。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本身是一个专业术语,但该术语的使用并非意味着教育技术学一定要有自己原创性的研究方法。其所谓独特的研究方法的探寻,更主要依赖于对既有研究方法的改造,这种改造可能是研究数据的获取工具和方法的改造,也可能获取数据的类型和分析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还有可能因研究对象形态的差异造成研究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8.
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导向的学科融合教育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STEAM教育(即C-STEAM)。就核心价值而言,C-STEAM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价值、打造区域特色文化的社会价值。立足于此,该文进一步剖析了C-STEAM教育的培养途径,从培养方式(“重过程—重结果”)和能力发展(“低阶—高阶”)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ETIC框架,进而区分出感受体验型、技艺训练型、探究学习型、创新创作型四种典型的C-STEAM项目模式。每一类项目均有独特的内涵、特征、教学策略和相关案例,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交叉组合和迭代应用。籍此为C-STEAM项目设计提供指导性思路,为构建系统合理的C-STEAM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论“五育融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当前教育领域中"五育"失衡与"本土化STEM教育"缺失的状况,五育融合教育将更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它是一种培育"完整的人"的全人教育路径,是对五育并举的超越;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适应我国教育特点的本土化跨领域融合教育范式,是一种比跨学科教育抽象层次更高的跨领域教育。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融合教育的理念,毋宁说它是一种可以课程化、活动化的教育类型。作为一个需要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全新概念,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勾画符合逻辑理路,也需要从实践层面思考现实难题,前者可以从核心素养"三层架构"入手,后者则可以从目标融合、内容融合、资源融合、教学融合和评价融合等五个维度切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