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大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由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和调整。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出发,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此提出现实思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如何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国际国内双循环"如何平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开放与坚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高等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2.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2013-2019年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明显,发展失衡状态有所缓和,协同发展模式多元;然而,也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增速放缓、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仍然悬殊、协同发展成效有待增强等问题。在国家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要强化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区域内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体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63.
64.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教师教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个世纪末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确立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坚持转型、凸显特色”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上,举全校之力,在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以及支撑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改革的背景与动因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沿袭多年的中国师范教育体制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65.
ColisionDetectionbetween3-DConvexPolyhedraZhuXiangyang(朱向阳)ZhongBinglin(钟秉林)(DepartmentofMechanicalEngineering,SoutheastUnive...  相似文献   
66.
教学是高校教师学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学术类型。文章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包括观念、知识、交流和反思等四个维度的调查问卷,对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多所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多维度、全方位地展示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现状。研究发现: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整体水平良好,观念维度和反思维度对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发展无显著影响;教学维度下的师生交流对于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知识维度下的各类知识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对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提出回归大学本质,实现教学学术系统性;促进交流与协作,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关注性别、年龄的差异性,增强教学学术培训的针对性;注重信息技术素养,补齐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短板的对策。  相似文献   
67.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肇始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逐步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所采用的标准是一个包括国家统考、高校综合测评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相互嵌套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统考体现国家意志,突显统一考试的权威性;高校综合测评体现学校自主权,突出人才选拔标准的针对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育人性。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体现了国家、高校以及以高中为代表的基础教育的多元价值诉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需要着力解决评价理论缺位、评价功能错位、评价主体越位的问题。加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明确综合评价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厘清教育评价主体职责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68.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是党和国家对建国50多年来高校领导体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适应我国国情和高校性质、根本任务与管理特点的有效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实行党委领导下的…  相似文献   
69.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营造优良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多样化地探索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0.
迎接新世纪挑战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接新世纪挑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钟秉林钟秉林,男1951年生,北京人。197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7年获南京工学院硕士学位,1994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南大学副校长。现在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委高教司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