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1—42页。数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2)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大、小月的识记,平、闰年的判断.教具、学具准备:年历卡片,填有1984—1992年各月天数的表格,万年历一本,及幻灯片等。  相似文献   
42.
钱守旺 《四川教育》2007,(11):28-28
"比的意义"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精心安排了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本套教材既讲同类量的比,又讲不同类量的比。  相似文献   
4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教师可以从…  相似文献   
44.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新学知识,还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创设课堂情境应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导向作用。2.趣味性原则。情境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当地的教学资源,将…  相似文献   
45.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前我对人大附小六年级7班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前测,一共收回学生问卷36份:其中17人已经在课外班学过这部分知识,19人没有接触过;题目结果的正确率100%,有35人写出了计算过程,只有1人有1道题是直接写的得数。17个已经学过的同学,方法完全一样,都是把除以一个数写成了乘这个分数的倒数。19个没有学过的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思考方法。主要方法是:通过画图找到答案: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通过推理得出最后结果。  相似文献   
46.
4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由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新课程背景下,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体现“新”、“活”、“美”等特点。一、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1.理念新———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新课程的知识观:学生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更要掌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新课程的人才观: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  相似文献   
4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由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新课程背景下,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体现“新”、“活”、“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9.
50.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关于“鸡兔同笼”问题,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它描述的是笼子里有鸡也有兔,告诉我们有多少只脚和多少个头,要求鸡兔各几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