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4360篇
科学研究   701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15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76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出版发行市场竞争的纷繁复杂,出版企业中市场部的功能和作用日渐凸显。为加快出版社市场化进程、实现出版社的持续良性发展,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意识到营销指导思想必须向市场导向观念转变,纷纷组建市场部。然而对于市场化程度依然较低的出版业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部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工作效果无法量化、业务流程尚处于探索期,市场部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的质疑。  相似文献   
62.
各个地区都在编教材,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这个设想当然很好,关键是各个省市不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实行地方保护。我个人的主观感觉,各地教材大多编得比较仓促。  相似文献   
63.
64.
钱从新 《数学教学》2011,(12):36-36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1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的阅卷工作,评阅了理科第20题,有所感想,欲为一叙.  相似文献   
65.
66.
<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阅读是一种吸收,在阅读中可以汲取创作的经验,体验作者的情感;写作是一种倾吐,可以表现自己的技巧,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段话鲜明而准确地揭示出读与写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就是最好的范例,不仅指明了作文的方向,还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给予了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充分地把握文本,艺术化地实现读写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一、依循文本创作特色,在模仿中实现文本迁移儿童具有无限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儿童作文的起始阶段的高超的模仿才能上。这种仿写练习是从阅读教学走向习作教学的桥梁,更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带动学生学好历史,并且更好地理解新课改下的历史课程,是广大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皮影戏儿     
正~~  相似文献   
69.
初中体育教学中死板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一个教师,在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往往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重复、机械地完成任务,无激情无动力,老师也不考虑学生间个体性的差异,这种单调的学习过程严重导致了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抑制,对身体素质较差、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毫无兴趣和乐趣可言。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教育观的教学模式,是每个体育教师面临的大事。因此,笔者结合实际,用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0.
"天籁"是今人描述音乐的一个常用词,然而这个概念在它的出处——《庄子》中的原意为何,自古一直众说纷纭。从《齐物论》主旨以及庄子的道论思想出发,结合《庄子》其他篇章中有关音声的相关表述,并通过对"天籁"的造词用意及其与"地籁"、"人籁"的关系的深入分析,可以说明"天籁"相当于道,是现实音声的形而上的本源,而非如其他各派观点认为的是"自己而然"的"独化"状态、是非主动的"自鸣"、是合乎规律的音乐、是人的言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