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如同王崧舟老师执教别的课一样,《与象共舞》的教学早已好评如潮,此课有牡丹之艳丽,交响之厚重,极具教师个人之特色。观课不能止于情感激动一阵子,或者感叹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得回归理性找到自我,思考自己得到怎样的启示,摸到怎样的教学门道。笔者认为,优质课必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2.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得主要表现在关注人的价值,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语文课程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有所拓展等方面。最大的失,是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把握不准。语文教学目标、内容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43.
语文学科实践性很强。尤其是阅读教学,其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听、说、读、写实践。以往课内教学注重听、说、读比较多,而关注写则比较少,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倾向。读写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现在开始重视写了。读书“动笔墨”不能限于在书上圈圈画画做些记号,还要动笔写写。  相似文献   
44.
如今语文教学新名词多,容易使人发懵,生态课堂就是其中之一。语文生态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关涉眷顾的是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如果是这样,自然是语文教学理想中的现实,是值得教师孜孜以求的!  相似文献   
45.
这个教案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特别精彩处有两点: 一是让学生体验妈妈提水的辛苦和劳累。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教师请学生当回妈妈,提一桶水走几步试一试,看看水桶里的水怎么样,有什么体验.然后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大家,如“一桶水好重啦,沉甸甸的。直晃荡,我累得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要是有人帮我提一段路就好了……”这样的体验是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是为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服务的。这样体验也为正确理解老爷爷的话奠定了情感基础。那种体验了以后只说了句“水很重”就回座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6.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以后,“对话”已成为广大教师所关注的教学形态。从教学现状看,无论是某些名师的观摩课,还是一般教师的平时教学,师生对话明显过多,学生与文本对话明显不足。师生对话的基础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应该围绕什么展开?这些都是实质性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7.
课前准备盛老师选择了两个内容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练习,一是有关笑的词语数个,二是张海迪事迹简介,以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为下面多次训练反复默读课文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48.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49.
学生成长是语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成长,须在语言发展中提升精神世界。读了实录,感觉这样的要求做到了。始终关注学生学是本课的主要特点。名师优质课可圈可点处自然很多,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质疑释疑一条线深入地阅读课文是从让学生认认真真提问题、  相似文献   
50.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迎接绿色》。 师:(板书课题,提示“迎”的笔画,生跟着书空)大家预习了吗?老师先来出示一些生字、词语,看看你们能否读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