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火之谜     
1975年9月12日傍晚,江苏省近海朗家沙一带海面上发出微微的光亮,随着波浪的起伏跳跃,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翻腾不息,一直到天亮才逐渐消失。第二天傍晚,亮光再现,亮度更强。到第七天,海面上涌现出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明亮异常,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以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72.
20世纪以来,数以百计的船只先后在百慕大地区神秘失踪,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这种奇异现象进行了各种诠释,色括磁场说、黑洞说、次声说等,甚至还有人将其归结为外星人作祟。然而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物理学家布鲁斯·迪那多却认为,“百慕大地区”的船只失踪原因很可能只是海底沼气突然爆发产生的大量气泡所致。日前,布鲁斯·迪那多在一名好莱坞特技大师的帮助下,在佛达里达州布拉登顿附近的海边人工炮制了一起“百慕大”事件:一艘重达4吨的游艇被他们人为制造出来的海底气泡生生“吞没”了。布鲁斯·迪那多认为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一条古老法则…  相似文献   
73.
卢纶的生平与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纶,字允言。中唐著名诗人,清王士禛称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分甘余话》卷四)。 卢纶一生,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其生平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玄宗、肃宗时期(二十三岁前):读书避乱,“行旅诗”引人注目。(二)代宗时期(二十四至四十一岁):宦海浮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三)德宗时期(四十二岁  相似文献   
74.
阜东 《文教资料》2001,(2):110-115
20 0 0年 7月 ,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一部学术界期盼已久的大型文献目录学专著———由李灵年、杨忠主编 ,王欲祥、李灵年、陆林、陈敏杰撰著的《清人别集总目》。全书三卷 ,“共三册 ,550万字。此书共著录了近两万名作家所撰约四万部诗文集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现存清代诗文别集著述、馆藏及作者传记资料的大型断代专科类工具书。该书正文以人系书 ,按姓氏笔画编排。书后附有详细的《别集书名索引》等三种。每部书后 ,详细注明所知的现存各种版本、馆藏单位 ,并尽量保留各馆藏书目及卡片所提供的有关该书的序跋、题咏、辑抄、校注、编选…  相似文献   
75.
梅非斯特的魔性与浮士德中的人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人类感性中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直到当代作品中都充斥着这种善恶二性的对立与统一的描写.其因为人来源于动物,欲望的追求和社会重压下的人格分裂等.  相似文献   
76.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的三个学段都明确提出了朗读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因为通过感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77.
本文试从斯芬克斯“死亡”现象中探讨熵现象的最后归宿、文化的迁移及冲突、文化的断裂及对接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涅槃,说明肉体的“死亡”与精神的重生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8.
79.
过刊资源开发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本文试从司芬克斯由古埃及到古希腊的发展变化着眼,探讨了文化传播进程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平衡因素。旨在说明人类文化的创造与传播同样是伟大的,人类平均文化素质的提高与人类文化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