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95篇
科学研究   15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在光辉灿烂的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在伟大的人民中国,新生事物象鲜花一样到处盛开,象繁星一样满天閃耀。农业中学就是其中的一朵花,就是其中的一顆星。这一年的三月,在江苏省的海安县和邗江县出現了两所半耕牛讀的农业中学。由于这种学校方向对头,群众欢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員、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的倡导下,中共江苏省委召开了会议,作出了大办农业中学的决定,各地(市)、县、乡党委都积极领导,做了許多工作,全省很快掀起了一个群众办学的高潮。“一夜春雨,满园花开”,一个月就办起了二千多所农业中学,吸收了二十多万名往届高  相似文献   
532.
陈光 《新职教》2000,(2):37-3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理论和化学规律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的一些实验教学往往是讲得非常细,不仅是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就是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和计算公式也都讲得很具体,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  相似文献   
533.
近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学习领会<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就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规划纲要>还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低谷"、创造辉煌的战略举措.如,加大"高职投入量"是奠基之作,完善"法制体系链"是当务之急,构建"成才立交桥"是明智之举.因为只有加大"高职投入量",才能体现教育公平,解决好"民之向学"的问题;只有完善"法制体系链",才能明确各方责任,解决好"依法办学"的问题;只有架起"成才立交桥",才能激发人的潜能,解决好"终身发展"的问题.简言之,只有切实解决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高等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534.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开发学生智能等几方面,阐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5.
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冬奥会10个月的训练中,共进行了299次课的训练,其中力量训练课53次,陆上有氧训练课98次,技术训练课122次,其他训练课为26次,比赛为7次(23次出发)。在负荷安排上强调了有氧训练,降低了平均训练强度,使高强度训练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训练手段上,减少了最大力量的训练,增加了腰腹力量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技术是速滑项目的训练重点,应该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36.
经济全球化和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正成为常态。积极探索并适应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点和规律,理解跨国流动对科研人员个体的影响机理,对于我国面向全球化态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计划,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ICSR Lab数据科学平台和Scopus数据库,利用长周期(101年)、大规模(1700万人)的科研人员论文数据构建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地址序列,通过挖掘地址序列中蕴含的跨国流动特征,分别从长周期和瞬时角度设计对照实证研究,探究了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征与论文产出绩效的潜在关联与影响效应。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1)跨国流动经历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间的关联是正向且显著的;(2)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敏感性,当来源国和目标国在经济发展、学科发展、区域特点上差异明显时,更易引发知识溢出效应和产出绩效的提升;(3)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易饱和性,为个体带来高于同龄人成长速度的主要为学术生涯初期和最初1~2次的跨国流动。同时,研究也给出若干基于统计推论的高影响系数跨国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537.
【目的】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提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强度分析框架,从绝对和相对强度两个角度分析地类之间的转换趋势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结构的影响。【方法】构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图谱以直观展现区域LUCC关键模式,并以兰西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图谱融合绝对和相对强度信息,既可反映如耕地倾向于转化为建设用地、水域向林地转化的强度较低等LUCC的区域共性规律;也能较好地揭示兰西城市群作为西部生态脆弱区中城市化重点区的特异性变化模式,如2010—2020年期间,兰西城市群在未利用地向水域、草地向耕地及建设用地向未利用地的转化过程中均表现出倾向性的变化模式,但受气候变化、占补平衡政策及土地整治项目管护不周等因素影响,分别表现为系统倾向性、绝对倾向性及相对倾向性的变化特征。进一步与转移矩阵及桑基图对比解析可知,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间不存在直接关联性,所构建的强度分析框架及图谱受地类比例和区域整体LUCC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本文提出的强度分析框架具有可行性,可为识别及解析区域LUCC关键模式及规律,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