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建强 《大众科技》2009,(10):196-196
中专学生由于基础文化知识比较薄弱,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使用传统的教学培养方法很难达到用人单位需求。文章从中专计算机学生特点出发,浅谈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3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特别是高师敦育也在不断发展。但它将如何发展?遵照哲学的规律,我们提出了四方面的观点,即:高师教育是客观需要的产物;高师教育具有多样性、多层性;高师教育要强调前瞻性;高师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3.
3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妇女(母亲)就职比例的不断增加,许多家庭需要并期望着更多的“父亲参与”,即父亲应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其中包括抚育子女的责任。一般说来,父母双方的就职模式影响着各自在家庭中的地位,当母亲上班以后,父亲是会改变他们原先的行为方式的。一项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5.
父亲的角色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父亲角色的可持续性定位,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相关。  相似文献   
36.
全职妈妈,一个美丽圣洁、令人起敬的称呼。如今,它不仅成为一些事业有成且成熟的女性的向往,更得到一些新生代的年轻女性的认同与追求。全职妈妈的时段,可以是陪伴孩子到初中毕业,也可以是在孩子上小学时再转职做职业妈妈。在赴台湾交流海峡两岸的家庭教育,参观新竹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活动时,我印象最深的是与我们一起研讨的10多位与会者,她们全都是“义工”,又都是三四十岁的全职妈妈。她们中间多已大学毕业,为了给孩子奠基一生,她们选择“全职太太”的角色定位,愿意在孩子的成长期陪伴在侧,与他们一起成长。“做个全职妈妈,如何?”“只做一…  相似文献   
37.
“独生父母”,又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新概念从今天开始,笔者将以“独生父母”来称呼已经生儿育女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如“独生子女”是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特定政策下的新事物一般,“独生父母”的提法,与非“独生父母”相对应,即指那些“独生子女”当父母的人。不管他们今后将生养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将抚养下一代独生子女或多个子女,其首要的特征是,他们来自于特殊的独生子女群体,无兄弟姐妹,其父母只生了他一个,他们身上已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和“独生子女新国情”的印痕。独生子女是20世纪最后20年中,出现…  相似文献   
38.
常年盛唱不衰的歌曲《心太软》,至今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为什么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本书的流行,反映着一种社会行为的倾向;而一首歌的流行,则反映人们的一种社会心态。《心太软》中的歌词:“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好人”、“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等,既表现了青年独生子女的生活现状,也唱出了他们对人际真情交往渴望的心声。社会适应,尤其是人际关系的社会适应,一直是伴随着独生子女成长的关键问题。当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独生父母”的时候,这个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仍比较突出地影响着他们婚后…  相似文献   
39.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一训导了年轻人数千年的名言,如今它的“至理”已暗淡了许多许多。“你的育儿观念源自何方?”、“你的育儿知识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你从你的父母那里继承了多少,又改变了多少?”……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今独生父母的育儿观念和育儿知识,主要的不是源自“长辈传授”,也不是来自“父母建议”,而是源自“书报杂志”,来自“育儿专家的建议”。“独生父母”们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书报杂志”(占75%),其次是“育儿专家的建议”(占68%)。大多数“独生父母”都认同以下的说法:“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40.
有人开玩笑说:从前中国人见面问“你吃了没有?”现在许多中国人见面则问:“你上网了没有?”网络时代正迅疾地向我们走来。网络,是信息的海洋,知识的海洋,是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新途径,又是娱乐、休闲、消费的好去处。“数字化生存”的网络世界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