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问题学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依据问题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问题学生学会审美,在审美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影响问题学生的感官和心理,让他们在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从而让问题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净化,就起到了疗救问题学生的作用。美国的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  相似文献   
92.
陈文娟 《考试周刊》2007,(41):105-106
情感因素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关键的品质因素.本文针对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调控情感的能力,进而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从儿童的身心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了解学生情况要“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认知心理、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参与的主体性、环境影响;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只有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小,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事物认识…  相似文献   
94.
基于管理学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新思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言  陈文娟 《文教资料》2008,(36):186-187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高校学生社团存在机制与管理模式的认识,本文从管理学视角,将大学生群体比喻为高校学生社团的"消费者市场",运用市场策略等相关理论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
暂别了一张张课桌椅,我们走向宽广的天地;暂别了校园的小白杨,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寒假。每到这时,辅导员都会为队员们安排假期活动,本期“中队辅导员报”将提供一组寒假活动思路和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 亲爱的辅导员们,让我们携手带着队员们放飞的心,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走进我们共同的寒假乐园。  相似文献   
96.
利用悬浮法每日测定玻璃的密度,制作密度-时间曲线,通过分析其密度值大小和变化趋势,以判断各氧化物的波动情况,作为监控玻璃生产的手段.  相似文献   
97.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绘画的天性,教育者在鼓励与尊重儿童绘画天性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儿童的个性教育与发展并充分认识与理解儿童绘画中共性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
如何能够最有效地传播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最优化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档案信息传播的概念、性质、内容分析,提出档案信息传播的文化功能构建新理念.  相似文献   
99.
在一节体育课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了让距跑的教学方法,安排4名男生在起跑线上,再安排4名女生在起跑线前方5米处,发令后同时起跑,在规定的距离内看男生能否追到女生。我以为,这是一种激励的好方法,没想到却遭到了男生的强烈反对,原因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让给女生5米?这样不公平!此语一出,让我很震  相似文献   
100.
陈文娟 《今日科苑》2007,(8):135-135
通过浅析面向对象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比较,分析了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比较两者内在一致性和主要区别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期望既坚持结构化方法已有成功经验,又不断追求面向对象方法的新发展,达到更好地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