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等院校地学类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分析了当前世界上有关高等院校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现现代化教学方法的途径和设想。  相似文献   
22.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地学类专业作了大幅度的调整:理学设有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两个专业,工学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两个专业,并提出了一个引导性专业——地质工程。在这种大幅度改革的形势下,地学类专业建设和拓展应该如  相似文献   
23.
一、含地质类专业院(系)和专业设置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人才培养起源始于1951年,目前该校含地质类专业的院系主要为校本部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和北京校区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资源科学与工程系。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原矿业学院时期的煤田地质系,是国内最早开展煤田地质与勘探教学与研究的机构之一。中国矿业  相似文献   
24.
研究型学习效果及学生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本文通过“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实验,总结了该课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方法,并给出三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5.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等工科学校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保证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6.
文章在介绍我国4次专业调整沿革的同时,分析了第4次专业调整中工科地质类专业设置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科地质类专业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创新精神是任何优秀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人的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环境,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根本的变革。为学生的成长创造  相似文献   
28.
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这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1世纪的年青人不仅要有宽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  相似文献   
29.
结合工程实践中大多数注浆工程都是在动水条件下进行注浆堵水,研制了动水条件下单裂隙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模型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动水水源、注浆系统、模拟裂隙和数据采集系统设备。研制的模型试验系统解决了动水水源进入裂隙时为裂隙流、水头稳定、水头高度可调,注浆系统设备的注浆量可调,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可控,模拟裂隙设备的裂隙开度可调,裂隙粗糙度可变,扩散规律易于观察和数据易于采集,监测系统中浆液扩散、渗流压力和流出液体重量实时记录等关键问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试验系统可以在动水条件下进行单裂隙注浆试验并能获得浆液扩散规律、流出液体重量和渗流压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0.
高校院(系)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高等学校院(系)对教学质量保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健全院(系)教学管理与咨询机构、明确院(系)办学定位、建立院(系)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