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130篇
科学研究   18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中有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及有毒性这两个性质,没有完整的实验来验证,且难溶于水这一性质也仅限于文字叙述。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本人设计了一套能同时验证一氧化碳这两个性质,并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效果显著,如图1。1 实验步骤及现象  相似文献   
32.
“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某直线对称”是解析几何中一类典型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解决方法综合而灵活,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一个热点.本文撷取几道实例进行剖析,从中透视处理这一类问题的“通法”与“巧解”.  相似文献   
33.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多元化要求,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向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运行机制过渡,起到主要作用的便是辅修与双学位制度的具体实施。阐述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实施意义,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实施辅修/双学位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和发展辅修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4.
德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科学体制化是主要原因.哲学特别是自然哲学通过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对德国科学体制化起到了基础作用,而德国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摆脱自然哲学束缚中又促成了实验室的建立和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从而完成了科学体制化.  相似文献   
35.
从初涉课改的喜悦和激动到如今的理性和思考,我们在与新教材"亲密接触"的一年多时间里,发现新教材在教学目标、内容、呈现方式、编排的顺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36.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可通过感知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并能表示生活中的数,从而建立数感。其次通过实践活动、合作探究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发展。最后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现实中的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领悟数感。  相似文献   
37.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我也有一个心灵花园。漫步心灵花园,那里是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38.
写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些事,是写人写事的基本功。有些同学认为写一个人的一件事太简单,其实,要真正写好  相似文献   
39.
Ⅰ.无机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结构,分子式为C_(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40.
导论辛弃疾作为词人,上承北宋之正声,下开南宋之别派,雄风杰调,扫空万古,其文学地位自足千古。然仅以词人目之,则失之远矣!其门人范开曾说:“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①此论可谓深知稼轩者,辛弃疾不仅是“词中之龙”o而且是出将人格的英雄,“力能杀人”的“青咒”,③运筹帷幄的军事家、谋略家,陈亮谓辛弃疾“经纶事业,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脍炙士林之口”;刘过寄辛词日:“古岂无人,可以似我稼轩者谁?”①作为一位英雄,一代将才,辛弃疾应当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